1988 年,时代的浪潮翻涌,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年轻人们心中涌动着创业的激情。图南、栋哲和鹏飞,三个怀揣梦想的青年,瞅准了时代缝隙里透出的商机,毅然踏上了充满挑战的商业之旅。
他们摸索出一套独特的营生模式:南下进货,将沿海地区新潮的收音机、电子表等物件带到内陆乡镇售卖。乡镇里的百姓对这些新鲜玩意儿充满好奇,生意格外红火。同时,他们留意到国库券在乡镇地区的低流通性,以较为低廉的价格从村民手中收购国库券,而后再拿到银行兑换,从中赚取差价。
八月的阳光炽热如火,仿佛要将大地烤化。在这个月里,他们重复着南下进货、乡镇卖货收国库券、银行卖国库券的模式,不辞辛劳地穿梭在城市与乡镇之间。每次南下,他们都在车上熬几个通宵,抵达沿海城市后,又马不停蹄地挑选货物,与供应商讨价还价。带着货物回到内陆,再走街串巷,在各个乡镇集市上摆摊吆喝。
经过三次这样的折腾,奇迹发生了。最初投入的六万元本金,像滚雪球一般,竟变成了十五万元。
姗姗得知这个消息时,正在自已的小沙发里窝着。图南满脸兴奋地找到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她。姗姗惊喜得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喜悦与感激。她当初拿出的那笔钱,不仅是对图南他们的信任,更是对自已眼光的一次冒险。如今,她也因此小赚了一笔。
“真没想到能赚这么多!”姗姗笑着说道,眼中闪烁着光芒。
图南咧嘴笑道:“这可多亏了你当初的支持,不然我们哪有这么顺利。”
“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嘛。”姗姗问道。
这笔意外之喜,对姗姗而言,宛如久旱甘霖。一年前,为了能在城市中拥有一方属于自已的小天地,她咬着牙贷款购置了一套小房子。此后,每月的还款压力如同一座无形的小山,压在她心头。尽管他的钱足以还贷款,可贷款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
如今,有了这笔意外的丰厚回报,姗姗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她怀揣着积攒的资金,步伐轻快地走进银行。当手续办理完毕,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她贷款已全部还清的那一刻,姗姗只觉得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眼眶微微湿润。
走出银行,阳光洒在她身上,仿佛连空气都变得格外清新。她深吸一口气,感觉身上的负担瞬间减轻了许多。曾经那些因房贷而生的焦虑与担忧,此刻都已烟消云散。
回到家中,姗姗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环顾着这个温馨的小窝。以往,她看到的是尚未偿还的债务压力;而现在,她看到的是真正属于自已的安稳与舒适。她深知,这不仅是债务的解除,更是新生活的开端。她开始思索,未来要如何去规划生活,如何在这轻松的新起点上,追逐更多的梦想。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