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的一处居所内,宋莹对黄玲轻声说道:“栋哲说跟图南和姗姗一起去车站的还有个女生,是图南的班长。玲姐,你说图南跟她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呀?”黄玲微微摇头,“没听图南说过呢。”可心里却暗自思量着,打算等会儿找鹏飞问问情况。
与此同时,在复旦的寝室里,姗姗坐在桌前,目光温柔地凝视着面前那本倾注了自已三年心血的小说手稿,心中满是感慨。这三年来,无数个日夜的笔耕不辍,反复修改,如今终于完稿,它就像自已孕育的孩子一般。
第二天,姗姗踏上了前往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的路途。她紧紧抱着装有小说手稿的袋子,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看着街边匆匆而过的行人,她的内心既忐忑又激动。“这一路走得好漫长,三年的努力就看今天了。出版社会不会认可我的作品呢?要是被拒绝了,我该怎么办?”她的脑海里不断闪过各种念头,脚步也不禁慢了下来。但一想到自已多年来对写作的热爱和执着,心中又涌起一股力量,“不,我不能退缩。我在《收获》上发表过文章,这是对我能力的一种肯定。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要勇敢地去尝试。”她重新加快了步伐,眼神中透着坚定,朝着那个可能决定她文学命运的地方走去。
姗姗怀着满心的期待与一丝紧张,走进了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踏入出版社的大门,她找到工作人员,鼓起勇气说道:“您好,我想出书。”工作人员起初只是随意地应了一声,并未太过在意。然而,当姗姗提及自已曾在《收获》发表过多篇文章后,工作人员的态度有了转变,接过姗姗递来的小说手稿开始翻阅。片刻后,工作人员对姗姗说:“您稍等,我去一下主编办公室。”过了一会儿,工作人员出来,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主编邀请您进去。”姗姗深吸一口气,跟着工作人员朝着主编办公室走去,那扇门后,似乎藏着她梦想的钥匙,是通往文学殿堂新征程的入口,她的心跳不自觉地加快,脚步却越发坚定。
在出版社那明亮而宁静的办公室里,主编仔细地翻阅着姗姗递来的小说手稿。许久之后,他微微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赞赏:“这本小说视角极为新奇,情节也相当不错。我们出版社有意愿出版它。”姗姗的心猛地一紧,随后又听到主编说道:“不过,鉴于你是新人作者,稿费方面可能不会太高。”
姗姗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已的声音听起来平稳:“那请问出版社打算给多少呢?”主编推了推眼镜,不紧不慢地介绍起两种方案:“一种是我们花费 5000 元完全买断你的作品版权;另一种则是我们负责出版这本书,每卖出去一本,就给你该书定价的百分之 十五作为稿费。”
姗姗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这是她三年的心血结晶,她对其充满了信心,坚信它能够在市场上获得认可。短暂的思索后,她坚定地说:“我选第二种。”主编轻轻点了点头:“好。”
紧接着,他们开始拟定合同,每一个条款都经过仔细地斟酌与商讨。最终,双方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已的名字。主编微笑着对姗姗说:“书发行的时候,我们会给你寄样本。”姗姗心中满是感激与喜悦,连忙说道:“谢谢。”
走出出版社的大楼,外面的阳光洒在她身上,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她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脚步轻快地回到了学校。一路上,她都在畅想着这本书出版后的情景,那些未知的挑战与机遇,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她不断向前。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