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阳光炽热的夏日,吴姗姗和庄图南怀揣着满心的忐忑与憧憬,缓缓步入考场。考场外,蝉鸣阵阵,像是在为他们加油鼓劲,又似在撩拨着他们紧绷的心弦。
三日六门考试,仿若一场漫长而艰辛的战役。考场上,笔尖与试卷的摩擦声沙沙作响,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他们多年的苦读与梦想。当最后一门考试的钟声敲响,学生们像是从一场紧张的梦境中惊醒,然而,新的挑战接踵而至。
很快,标准答案下发,整个教室弥漫着紧张又凝重的气氛。姗姗咬着笔头,仔细核对着每一道题,心中默默计算着分数。她的眼神逐渐坚定,估完分后,她毫不犹豫地在志愿表上填上了复旦大学中文系。那是她心中的文学殿堂,多年来无数个日夜沉浸在文学世界里的她,渴望在那片知识的沃土里继续耕耘。
庄图南却眉头紧锁,手中的笔在复旦大学与同济之间徘徊不定。他的内心犹如一片波涛汹涌的海洋,一边是对文学的热爱,那是自幼在心底种下的种子,无数经典名著陪伴他度过了青春岁月;另一边则是对未来的考量,同济的理工科专业在社会上享有盛誉,就业前景似乎更加广阔。
庄图南的父亲庄超英,作为阅卷、监考、报志愿一条龙的专家,看着儿子的犹豫,语重心长地说道:“文学、哲学虽好,但从长远来看,就业之路可能会较为狭窄。如今国家大力号召科技兴国,材料、仪器、建筑等实用科学才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会有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邻居林武峰也附和道:“庄老师说得对,你看现在国家到处都在搞建设,建筑行业人才需求旺盛。选择同济建筑系,将来肯定大有可为。”
庄图南听着父亲与林叔叔的话,心中的天平渐渐倾斜。他望着窗外那正在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自已在建筑工地上挥洒汗水,绘制蓝图。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与权衡,他深吸一口气,手中的笔最终坚定地落在了同济建筑系那一栏,成为了他第一志愿的选择。
那一刻,他知道,自已的人生即将开启一段全新的、充满未知与希望的旅程,而这个抉择,将如同明亮的灯塔,在未来的岁月里指引着他前行的方向。
吴姗姗走出考场时满心畅快,曾幻想考完后肆意追剧、看小说、玩耍。起初几日她努力享受自由,可不久,空虚感便将她淹没。电视、小说都无法吸引她,聚会也只是勉强参加。
等待分数的日子,如同被困迷雾,单调又无聊。她常发呆,脑海中尽是考题与得分的计算,希望与担忧交织。她在房间踱步,娱乐计划被抛却,只剩孤寂。时间漫长煎熬着神经,她深知考试是命运抉择,未知分数如悬顶之剑,使她心事重重,难以释怀。
看着紧张的姗姗,小军一路小跑着来到吴姗姗面前,脸上洋溢着满满的信任与期待,大声说道:“姐,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考上复旦大学的!”
姗姗微微歪着头,嘴角上扬起一抹温柔且自信的笑容,轻轻拍了拍小军的肩膀,回答道:“小军,有你的鼓励,姐感觉更有力量了。不管结果如何,姐都努力过,就不会后悔。”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一幅温暖而美好的画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