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八十一难经》第十四难:破解脉象与寿命、病症的“神秘密码”
原文亮相
《黄帝八十一难经》第十四难原文:“曰:脉有损至,何谓也?然:至之脉,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绝,此至之脉也。损之脉,一呼一至曰离经,再呼一至曰夺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绝,此损之脉也。至脉从下上,损脉从上下也。损脉之为病奈何?然: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反此者,至于收病也。从上下者,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从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治损之法奈何?然: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脉有一呼再至,一吸再至;有一呼三至,一吸三至;有一呼四至,一吸四至;有一呼五至,一吸五至;有一呼六至,一吸六至;有一呼一至,一吸一至;有再呼一至,再吸一至;有三呼一至,三吸一至。脉来如此,何以别知其病也?然:脉来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一呼三至,一吸三至,为适得病,前大后小,即头痛目眩,前小后大,即胸满短气;一呼四至,一吸四至,病欲甚,脉洪大者,苦烦满,沉细者,腹中痛,滑者,伤热,涩者,中雾露;一呼五至,一吸五至,其人当困,沉细夜加,浮大昼加,不大不小,虽困可治,其有大小者,为难治;一呼六至,一吸六至,为死脉也,沉细夜死,浮大昼死;一呼一至,一吸一至,名曰损,人虽能行,犹当着床,所以然者,血气皆不足故也;再呼一至,再吸一至,名曰无魂,无魂者当死也,人虽能行,名曰行尸;三呼一至,三吸一至,为死脉也。”
开场调侃
嘿,各位中医探秘的“好奇宝宝”们!欢迎又来到《黄帝八十一难经》这个充满神秘的中医知识宝库,今儿咱们要啃的是第十四难这块“硬骨头”。这第十四难就像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密码锁”,里面藏着脉象与寿命、病症之间的神秘关系。大家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要跟我一起去揭开这层神秘面纱啦?那就搬好小板凳,竖起耳朵,听我慢慢道来。
脉象的“快慢密码”:至脉与损脉的奇妙节奏
至脉:节奏加快的“警示灯”
“至之脉,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绝,此至之脉也。”您瞧瞧,这至脉就像一个调皮的鼓手,敲打出不同节奏来向咱们传递身体的信号。正常情况下,一呼一吸之间,脉搏跳动两次,这就像一场平稳的“节奏之旅”,咱们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在有条不紊地运行,这就是所谓的“平脉”。
可要是这鼓手突然兴奋起来,一呼一吸间脉搏跳到了三次,这就好比火车偏离了正常轨道,进入了“离经”状态,身体开始发出小警报啦。当跳到四次的时候,就像身体里的“精华小仓库”被抢夺了,这就是“夺精”,情况开始有点不妙。要是跳到五次,那可就像敲响了死亡的前奏,直接“宣告”死亡。跳到六次,那就是“命绝”,身体的“生命之歌”彻底戛然而止。这至脉的节奏越来越快,就像汽车的油门被踩得越来越狠,可咱们的身体不是赛车,承受不住这么疯狂的节奏啊!
损脉:节奏放缓的“危机信号”
“损之脉,一呼一至曰离经,再呼一至曰夺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绝,此损之脉也。”损脉呢,则像是一个慢悠悠的鼓手,节奏越来越慢,同样也预示着身体的危机。一呼之间脉搏只跳一次,就像火车慢悠悠地偏离了轨道,进入“离经”状态。要是变成两呼才跳一次,那就像是身体的“精华能量”被慢慢抽走,也就是“夺精”。当三呼才跳一次的时候,死亡的阴影已经开始笼罩。到了四呼跳一次,那就是“命绝”,身体的生命之火即将熄灭。这损脉就像身体的“能量沙漏”,沙子流得越来越慢,意味着身体的能量在逐渐耗尽。
至脉与损脉的“方向秘密”
“至脉从下上,损脉从上下也。”这就像两个相反方向行驶的列车,至脉是从下往上,就像一股“热气”从下往上冒,导致身体的节奏越来越快;而损脉是从上往下,如同“寒气”从上往下沉,让身体的节奏逐渐变慢。这两个方向的变化,就像身体内部的一场“阴阳拔河比赛”,一旦失衡,身体就会出大问题。
损脉引发的“身体连锁反应”:从皮毛到骨头的“危机之旅”
一损:皮毛的“求救信号”
“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当身体出现损脉,开始第一阶段的损耗时,就像一阵微风吹过,首先影响到的是最外层的皮毛。您看,这时候皮肤就像缩水了一样,皱皱巴巴地聚在一起,毛发也像秋天的树叶,纷纷飘落。这就好比房子的外墙开始掉漆、脱落,是身体发出的最初步的“求救信号”。这是因为肺主皮毛,肺气受损,就没办法好好滋养皮毛,所以它们就开始“闹情绪”,用这种方式提醒咱们身体出问题啦。
二损:血脉的“供应危机”
“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继续发展,到了第二阶段,就像一条原本奔腾的河流,水量逐渐减少,血脉开始受到损害。血脉里的气血变得虚弱又稀少,就像一辆没有足够燃料的汽车,没办法正常给五脏六腑提供营养和能量,让它们好好工作。这时候,五脏六腑就像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因为得不到充足的“粮食”,开始出现各种问题。
三损:肌肉的“消瘦危机”
“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为肌肤。”到了第三阶段,麻烦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肌肉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开始逐渐消瘦。这时候就算吃再多好吃的,也没办法让肌肉变得丰满起来。就好比给一块贫瘠的土地施再多肥,它也长不出茁壮的庄稼。这是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负责把食物转化为营养输送到全身,脾胃受损,营养没办法好好滋养肌肉,肌肉自然就“饿瘦”了。
四损:筋的“松弛危机”
“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第四阶段,轮到筋来“诉苦”了。筋就像身体里的橡皮筋,本来弹性十足,能让咱们的关节灵活运动。但现在,筋变得松弛无力,就像橡皮筋失去了弹性,没办法把身体支撑起来,咱们的身体也就没办法自如地活动了。这就好比一辆自行车的链条松了,没办法正常带动车轮转动,咱们的身体行动起来就变得困难重重。
五损:骨头的“瘫痪危机”
“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最后,“灾难”降临到了骨头身上。骨头就像房子的大梁,一旦受损,房子就摇摇欲坠。骨头变得软弱无力,就像失去了支撑的大厦,咱们连从床上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这时候,身体的状况已经非常糟糕,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千疮百孔的船,随时可能沉没。
死亡的“临界点”
“从上下者,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从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从上面开始往下损耗的,到了骨头痿软不能起床的地步,就很难挽回了;从下面开始往上损耗的,到了皮肤皱缩、毛发脱落的程度,也意味着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这就像两条不同的“死亡之路”,不管从哪条路走下去,一旦到了这些临界点,生命的烛光就快要熄灭了。
治疗损脉的“神奇药方”:给身体“加油打气”
损肺:补气来“充气”
“损其肺者,益其气。”当肺受损的时候,就像一个漏气的气球,咱们得给它补气。肺就像一个“空气净化器”,负责把新鲜空气输送到身体各个角落。如果肺的功能受损,咱们可以通过一些补气的方法,比如吃点人参、黄芪之类的中药材,就像给气球重新打气,让它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继续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
损心:调荣卫来“疏通道路”
“损其心者,调其荣卫。”心就像身体的“发动机”,而荣卫之气就像围绕在发动机周围的“润滑油”和“燃料输送管道”。当心脏受损时,咱们要调节荣卫之气,让它们顺畅地运行,就像给发动机清理管道,保证燃料供应顺畅,让发动机能正常运转。可以通过一些活血化瘀、调节气血的方法,让心脏这个“发动机”重新充满活力。
损脾:调饮食与适寒温来“改善后勤”
“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脾就像身体的“后勤部长”,负责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营养,供给身体各个部门。当脾受损时,咱们得调整饮食,就像给“后勤部长”提供合适的“原材料”。别吃那些乱七八糟、难以消化的食物,多吃点清淡、易消化的,比如小米粥、山药粥这些。同时,还要注意身体的寒温,别让“后勤部长”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就像给“后勤部门”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它能更好地为身体服务。
损肝:缓其中来“安抚情绪”
“损其肝者,缓其中。”肝就像一个容易“发脾气”的将军,当它受损时,咱们得想办法让它“冷静下来”。可以通过一些舒缓肝气的方法,比如吃点逍遥丸之类的中成药,或者多吃点疏肝理气的食物,像陈皮、佛手。这就像给这位“将军”做做思想工作,安抚安抚它的情绪,让它能心平气和地指挥身体的各项“战斗”。
损肾:益其精来“补充能量”
“损其肾者,益其精。”肾可是人体的“能量储备库”,当肾受损,能量不足时,咱们得给它补充精华。可以吃一些补肾精的食物,像黑芝麻、核桃、枸杞这些,就像给“能量储备库”里添加优质的“燃料”。也可以通过一些中药调理,让肾脏这个“能量库”重新充满能量,为身体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不同脉象的“病症密码”:脉象里的“病症地图”
一呼再至,一吸再至:正常的“和谐乐章”
“脉来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这种脉象就像一场和谐的交响乐,节奏平稳,大小适中,代表着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在正常运转,咱们的身体就像一辆保养良好的汽车,在健康的道路上平稳行驶。
一呼三至,一吸三至:初起病症的“小插曲”
“一呼三至,一吸三至,为适得病,前大后小,即头痛目眩,前小后大,即胸满短气。”当脉象变成一呼一吸各三次时,就像交响乐里出现了一个小插曲,说明身体刚刚开始生病。要是摸起来脉象前面大后面小,就好像水流前面湍急后面缓慢,这时候可能会出现头痛目眩的症状,就像身体的“指挥中心”被搅乱了。要是脉象前面小后面大,就像水流前面平缓后面汹涌,那可能会感觉胸满短气,仿佛胸部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呼吸都不顺畅。
一呼四至,一吸四至:病症加重的“变奏曲”
“一呼四至,一吸四至,病欲甚,脉洪大者,苦烦满,沉细者,腹中痛,滑者,伤热,涩者,中雾露。”到了一呼一吸各四次,就像交响乐进入了变奏阶段,病情开始加重。如果脉象洪大,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这时候人会感觉心里烦躁,胀满难受,就像心里装了一团火。要是脉象沉细,就像一条隐藏在地下的小溪,水流微弱,可能会肚子疼,就像肚子里的“小河流”被堵住了。要是脉象滑,就像泥鳅一样滑溜溜的,可能是身体受到了热邪的侵袭,就像被太阳晒得中暑了。要是脉象涩,就像在粗糙的地面上摩擦,可能是身体被雾露等邪气侵入了。
一呼五至,一吸五至:困境中的“挣扎曲”
“一呼五至,一吸五至,其人当困,沉细夜加,浮大昼加,不大不小,虽困可治,其有大小者,为难治。”当脉象达到一呼一吸各五次,就像交响乐进入了一段艰难的挣扎乐章,人会感觉非常困乏。如果脉象沉细,晚上症状会加重,就像夜晚的寒冷让病情雪上加霜;要是脉象浮大,白天症状会加重,就像白天的阳光把病情给“晒”得更严重了。要是脉象不大不小,虽然人很困乏,但还有治疗的希望,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但要是脉象有大小变化,那就像一艘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失去方向的船,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一呼六至,一吸六至:危险的“终曲前奏”
“一呼六至,一吸六至,为死脉也,沉细夜死,浮大昼死。”一呼一吸各六次的脉象,就像交响乐奏响了危险的终曲前奏,这是死亡的脉象。如果脉象沉细,可能晚上就会有生命危险,就像夜晚的黑暗吞噬了最后一丝生机;要是脉象浮大,可能白天就会面临生命威胁,就像白天的强光也无法挽救身体的衰败。
一呼一至,一吸一至:血气不足的“虚弱之歌”
“一呼一至,一吸一至,名曰损,人虽能行,犹当着床,所以然者,血气皆不足故也。”一呼一吸各一次的脉象,就像一首虚弱的歌,叫做“损脉”。这时候人虽然还能勉强行走,但就像一个摇摇欲坠的稻草人,其实身体已经非常虚弱,最好还是躺在床上休息。因为这时候身体里的气血都严重不足,就像一辆没有油、没有电的汽车,虽然还能勉强挪动,但随时可能熄火。
再呼一至,再吸一至:无魂的“生命悲歌”
“再呼一至,再吸一至,名曰无魂,无魂者当死也,人虽能行,名曰行尸。”两呼两吸才跳一次的脉象,就像一首生命的悲歌,叫做“无魂”。这时候人虽然还能走动,但就像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因为身体已经极度虚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就像一座即将倒塌的大厦,虽然外表看起来还在,但内部已经千疮百孔,随时可能崩塌。
三呼一至,三吸一至:最后的“死亡音符”
“三呼一至,三吸一至,为死脉也。”三呼三吸才跳一次的脉象,就像交响乐奏响了最后的死亡音符,这是无可挽回的死脉。就像沙漏里的最后一粒沙子落下,身体的生命之钟即将停止摆动。
唠到结尾
好啦,各位朋友,这《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第十四难咱们总算是唠完啦。您看,这脉象里藏着的学问是不是特别多,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地图,每一个脉象都对应着身体不同的健康状况。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了解,能对自已的身体多一些关注,学会从脉象这个小窗口窥探身体的大秘密。说不定哪天您身边的人身体不舒服,您就能像个小中医一样,根据脉象大概判断出问题所在呢!愿大家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咱们下次再一起探索中医的其他奥秘!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