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有何难?我办事娘亲放心哇。”小奶娃嗲嗲地回道。
“青山媳妇,这种子多少文一斤?好让大家准备。”乡亲们已陆续散去,方才执笔的老者问道。
这还真把她问住了,她向来不是个贪财的,该收多少文她也不清楚,她只知道集市上一斤种子十文。
“种子是青山采买的,待我去问问。您请先喝茶稍等片刻。”
她淡淡回了句,便走到一旁不知所措地望望老公,又看看小奶娃,低语问道:“香宝儿?这种子要多少文合适?”
“至少得一百文!”小奶娃狡黠一笑。
“你个小财迷啊,乡里乡亲的你竟要集市上十倍的价儿?”朱明瑜瞪圆了眼睛质问道。
“有行市就不怕价高。”小奶娃摆出一副见钱眼开的样子。
“这都跟谁学的?”
“爹爹教的,他每次卖东西回来都会给我讲外面的事。还有狗剩哥哥说有银子不赚王八蛋。”
“万不可学无德的黑心商贩,知道吗?还有,少跟狗剩他们几个皮孩子玩儿。”朱明瑜狠狠睨了眼楚青山,严肃地说道。
“你闺女是不没说我好话?”楚青山有些发怵地问道。
“闭嘴!回头再找你算账!”朱明瑜一向贤惠,一般不发脾气,发起脾气不一般。
楚青山不敢再发声,因为自从闺女出生后,他在家中地位已彻底跌入谷底。只能在心里默默诉苦:没想到我家小棉袄也有漏风的时候啊。
小奶娃见爹爹被骂后的可怜样儿,开心地拍打着胳膊,小脸憋笑憋得通红。
“娘亲,刚乃是玩笑之言,每斤只收十文成本就好,若不出苗保退。”
“还好没被你爹教坏,但是我们岂不是白忙活?”
楚青山气得脸色发青:我何时教过?呜呜呜,洗不白啦。
“娘亲教诲过做人要善良,善有善报哒。毕竟我也不愿看到大家颗粒无收、忍饥挨饿。”
小奶娃脸上悲天悯地的小表情,让人觉得这世间所有生灵都与她有关。
朱明瑜十分认同闺女的做法,随即将她的话转述给了那位老者。
谈了这许久,老者以为楚家会狮子大开口,没想到只收了成本价,心中肃然起敬,感激道:“我替大伙谢谢你们了。”
朱明瑜笑着说:“您莫客气,乡里乡亲的,互帮互助,岂不应该?”
待她送老者出去时,瞧见赵婶拄着拐杖倚在楚家外墙上,饶有兴趣地听着门外的乡亲们闲聊庄稼地里的事儿。
在不经意与朱明瑜目光相撞那一瞬,她羞愧地将头撇向了一边。
楚家上下虽见她便来气,但朱明瑜一想到她养病在家,病后也没之前那般尖酸刻薄、搬弄是非,且她膝下只有一子,家中现如今只有本分的老伴在忙活,便不由地心生怜悯,主动问道:
“赵婶可有事啊?”
“啊?没没没。”赵婶欲言又止。
“别人家都在我这儿买了种子,你家是不是也想买?”
“嗯。”赵婶不好意思地回道。
“那要多少让王叔过来说声就行。”
“呦,赵婶家还用靠种地过活?不是有您在外挣得盆满钵盈的儿子呢么?”李大娘见赵婶在村里活跃不起来了,毫不客气地讥讽道。
李大娘的话一出,令楚家和在场的乡亲们十分意外。
楚家虽看不上赵婶的做派,但也不愿自降品德四处抖落她家的丑事,不知李大娘从哪儿得知的消息。
楚青山想了想,兴许是刘婶她闺女之前告诉她娘的,几个好事的就爱没事议人长短。
“是不用,我是看地空着可惜。怎么着?碍着你了还是羡慕我儿子能耐?羡慕的话让你那打光棍的儿子多出几分苦力。”
赵婶毫不示弱地怼道。她万万没想到,昔日的闲话搭子,竟会成为羞辱自己的对象。
“呵,我当然羡慕,羡慕你儿子就算给人扫上一辈子的地,也没办法出人头地,供不起你们二老。”李大娘坐在树墩上,翘着二郎腿说道。
“李翠娥?!你个满嘴喷粪的泼妇!看我今儿不撕烂你的嘴,让你这只老娥子再扑棱不起来!”
说着,赵婶便气势汹汹地朝李大娘一瘸一拐地走了过去,近前扬起拐杖一抡,把李大娘吓得躲闪不及摔倒在地。
赵婶自知站着打不是她对手,便扑了上去,年过半百的俩人便滚在地上扭打了起来,又是互相扯头发,又是抓挠、撕嘴,谁也没占着便宜。
众人真是没眼看,纷纷说道:
“哎呦,快别打了,不嫌丢人呐?”
“唉,大家散了吧,狗咬狗的事,着实没啥好看的。”……
“丑态百出,成何体统!快把她们拉开!”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怒道。
被拉起来的俩人,浑身是土,头发散乱,嘴角带血,看起来就像一对儿疯子。
吃完午饭,乡亲们将银两凑齐送来后,楚青山抱着他那老山参爱不释手,对老婆说道:
“乡亲们急着种,要不我现在就去买种子?顺便到药房问问价儿,免得夜长梦多。”
“去吧去吧,早去早回。”
楚青山这次特意向里正借了马车,让大儿子一江坐在后面抱着那棵包裹的里三层外三层的老山参。
光香坛镇共有六家药房,楚青山怕被坑,特意先选了两家问了价,康乐堂药房出价三十两,保和堂药房出价四十两。
楚青山揣摩:看来这山参很是珍贵,八成还能涨。于是,他又来到了熟悉的义善堂药房。
“今儿又来送奶了?”药房内管账的伙计问道。
“不是,这儿收人参不?”楚青山将脸凑过去做贼似的小声说道。
“当然收,几年的小人参啊?”伙计回道。
“深山里找的,我也不清楚多少年,有五六两重。”楚青山低声回道。
一旁坐着喝茶的药房管事的一听,便腾地一下起身,严肃地走过来问:“可否让我一看?”
楚青山父子将人参平放在柜台上,一层层小心翼翼地打开后,管事的和伙计都看傻了眼:这么大个儿的人参还是头回见。
“这可是难得一遇的老山参啊,最起码有三四十年了。卖给我,给你个好价钱。”管事的一双精明的眼睛炯炯有神。
“您能出多少?”楚青山激动的问道。
“这个数,怎么样?”管事的伸出一只手试探地说道。
“六十两!不行拉倒!反正我这东西放干了,也耐存放。”楚青山也试探着对方的底。
“六十就六十,成交!”管事的答应的那叫一个爽快,令楚家父子一时觉得卖亏了,内心挣扎了片刻,最后还是不舍地把老山参给了对方。
“慢走。”管事的脸上露出如获至宝般的喜悦。
楚青山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银子,稀罕地紧,谨慎地将银子放在贴身衣物的暗兜里,赶去粮店买种子的路上也时不时摸摸。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