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延冷冷地注视着眼前不断磕头认错的赵宏文等人,他的声音如同严冬的寒风,刺骨而冰冷。
“可是大周的俸禄无法满足你们?”
赵宏文等人只是不断地磕头认错。
城墙之上,百姓们劳作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瘦弱。他们面色黄瘦,衣衫褴褛,看着眼前的闹剧,窃窃私语,脸上露出愤怒与失望的表情。
云延的目光在百姓们身上轻轻掠过,然后重新聚焦在赵宏文等人身上。
他们的求饶声还在继续,但云延已经不想再听。
“你再回头看看冀州的百姓。”
“你对得起他们吗?”
赵宏文等人求饶声在这一刻停止,转头看向城墙上的百姓,看见了冀州百姓憎恨的目光。
曾几何时,看向那些鱼肉百姓、贪污腐败的官员时,眼中也同城墙上的百姓一样,充满了憎恨与不屑,那时的自已怀揣着满腔热血,立志做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然而......
“福来,你带着李衡瑾去治疗伤势,务必确保他安然无恙。”云延转身对着身后的福来吩咐道,“让李衡瑾将之前收集的证据找出来,那些都是重要的线索。”
福来点头应诺,迅速行动起来。
随后,云延转向一旁的许正志,“许大人,麻烦你将赵宏文一行人抓入大牢,严加看管。”
安排好一切后,云延带着车队缓缓走入城中。他的目光在街道两旁扫过,看着眼前被水冲刷得一片狼藉的景象,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
人定胜天?
可天地之浩渺,山川之巍峨,风雨之无常,皆非人力所能轻易撼动。
突然,云延停下脚步,转身对身后剩余的冀州官员问道:“谁是魏文瑞?”
众人面面相觑,最终一名中年官员战战兢兢地站了出来,颤声道:“下官......下官便是魏文瑞。”
云延的目光落在魏文瑞身上,细细打量。体型宽胖,行动间都带着几分沉重。肥大的脸庞上,五官被脂肪挤得有些变形,此刻正冒出细密的冷汗。
云延冷冷地点了点头,让魏文瑞的心头猛地一沉,“你可真是有一个好侄儿。”
“去太守府,前方带路。”
魏文瑞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颤颤巍巍地在前方走着。
尽管整个冀州因水灾而饱受摧残,街道两旁的房屋大都损毁严重,残垣断壁间依稀可见水灾留下的痕迹。然而,眼前的太守府却已然修缮完毕,显得与周围的破败景象格格不入。
云延站在门口,目光深邃地扫过这座修缮一新的太守府。
书房内,气氛庄重而肃穆。云延端坐在书桌前,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在场众人。福来和许正志此刻恭敬地站在他的身边。冀州剩余的官员们站在书房下方,脸上写满了忐忑。
“此次本宫带来的一百五十万白银,将全部用于整个冀州的重建工作。”
“此外,我们还要妥善安置受灾的百姓。”
“我们要确保他们有房可住,有食可吃,有病可医。”
云延的话语掷地有声。
下方的官员面面相觑。
“这件事就交给诸位,尽快给本宫一个合适的办法。”
官员们纷纷点头应诺,随后如同退潮的海水般陆续退出书房。
云延的目光落在魏文瑞离去的背影上,眼中闪过一丝深意。待书房内再次恢复宁静,云延转头对福来吩咐道:“安排人暗中跟着魏文瑞,他的一举一动,我都要知道。”
就在这时,书房外响起一阵脚步声,李衡瑾拿着一个略显破旧的卷轴来到云延的身边。他走到云延的身边,恭敬地行了一礼,随后小心翼翼地展开卷轴,低声说道:“殿下,这些便是我费尽心思收集的证据,详细记录了赵宏文等人贪赃枉法的种种罪行。”
云延目光扫过卷轴上的字迹,并没有过多地查看,而是随手将卷轴放在书桌上。
“对于此次朝廷赈灾的一百五十万两白银,你有何看法?”
李衡瑾思索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深吸一口气,“以工代赈。”
云延微微挑眉,示意他继续。
“所谓以工代赈,即是以工程建设来替代直接的赈济,让受灾的百姓通过参与冀州的重建工作来获取报酬,这样不仅能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还能加快冀州的重建进度。”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这笔银子用于修建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同时设立工坊,让百姓们参与制造砖瓦、木材等建材。他们每完成一定量的工作,就给予相应的报酬,这样既能保证他们的收入,又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云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重新审视着眼前的李衡瑾,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在他的记忆中,上一世对此人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但此刻的李衡瑾却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见识。
“此法甚妙,确实能解燃眉之急。”云延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讶,“既然如此,这冀州的重建工作便交由你全权负责。我会让冀州的其余官员全力协助你,确保重建工作顺利进行。”
李衡瑾郑重地点头答应,“殿下放心,臣必定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看着李衡瑾的身影在书房的门口消失,云延轻轻地伸出手,揉了揉略显疲惫的眉间。他转向身旁的福来,声音中带着几分疲惫:“王二此刻在哪里?”
福来看着云延疲惫的神情,躬下身,轻声道:“回殿下,王二此刻正带领着侍卫们搬运着马车上的白银。”
云延听后,缓缓地站起身,走到窗前。他的目光透过窗棂,望向那片蔚蓝的天空,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映出几分沉思。原来,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正午时分。
他的思绪不禁飘回到之前驿站的一幕。那时,王二满脸愁容地向他诉说着自已的遭遇。他和他的娘亲因为朝廷救济的粮食中掺杂着太多的细沙,几乎无法下咽。为了寻找一线生机,他们才决定前往景州投奔亲戚。
想到这里,云延转过身,对福来吩咐道:“去,唤王二过来。”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