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临港好人张忠因病去世,享年37岁。
庄子游和林若曦等人参加了张忠的追悼会。
参加追悼会的不仅有张忠的家人和生前工作过的临港市义工联义工,还有少部分张忠生前资助的学生,更有临港市不少市民也自发过来。
好人张忠,是临港市民对张忠的评价。
但是,这年头,被人发“好人卡”,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好人往往就是老实人的最高境界。
而老实人被许多人认为是头脑不灵活,脏活累活干尽的那一类人,是老实木讷老黄牛,没有狗的舔弄,也没有猫的可爱。
吃的差,干得多。
一句已变味、略含贬义的老实人就是他们的标签。
然而,老实人好做,好人却难当。
庄子游作为一个记者,自然知道张忠的故事。
张忠出生在农村,成长经历非常艰难。那时,他每天凌晨四点就背着土豆去市场读书,赚取学费。
尽管他每天都在为生存而挣扎,但他仍然很乐观,不改初心,坚持着自已的音乐梦想。
那时他最大的乐趣就是听音乐,在村里他总是学会用扩音器唱歌。
在一个好心人的资助下,张忠成为一个歌手。
成为歌手后的张忠,把对好心人的感激之情用来回报社会,十年如一日地帮难助困,甚至向亲友借钱来资助了一百多个贫困学生。
但这种无私的奉献,很多人都不理解,甚至是他的家人。
张忠因为救助贫困失学儿童而与第一任妻子离婚,显露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他始终坚守着信念,用自已的行动传递着爱与关怀。一句不忘初心,足以见证张忠的可贵。
幸好,张忠的第二任妻子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他们夫唱妇随,谱写着善良之歌。
但好人不长命,在妻子高洁有孕在身的时候,张忠被查出来胃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旧坚持做慈善,甚至要求在死后捐赠自已的眼角膜。
病房里张忠虽然一脸憔悴但仍然对女儿强装笑脸:“睿睿,别人都是怎么说爸爸的?”
睿睿笑着对张忠说:“他们说爸爸是疯子,是傻子。”
睿睿还小,她不懂这些评价对于张忠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张忠住院时,有一位受助学生的家长打电话过来指责张忠说话不算话,说要把他家孩子供到大学毕业,怎么到初中就不肯出钱了。
高洁告诉他,张忠得了很严重的病,没有收入。
那个家长却轻描淡写地说:“那你问问他,什么时候能治好病出来挣钱。”
还有一个女孩子联系张忠,希望能够做他的弟子,被张忠以不带女学生的原因婉言拒绝后,很长时间不联系张忠,再次联系却是向张忠要钱。
她给张忠发的消息是这样说的:“听闻你一直在资助贫困学生,如今我遇到了一些困难,有退学的风险,你能不能帮帮我?”
张忠听后立即给她寄了两千块钱的生活费,而这个女生在每个学期都问张忠要钱,甚至以学习的名义要求张忠给她购买DVD光碟播放器。张忠没有怀疑,寄过去后女生也只是回了一条短信表示已经收到,
当记者联系上这个女生,并告知她张忠生病住院的消息,女生也只是表示:“那祝他安心养病,早日康复。”
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
受他资助的一百多个学生,在他生病住院期间探望的却寥寥可数。
甚至有个曾经被张忠推荐做音乐老师的学生说:“张忠帮助我完全出于他自愿,他有他的想法,我也从没有强迫过他,任何人做事都是有所图的,至于他图的是什么,你也能猜到。”
更甚者有人打电话给记者,希望抹去他在张忠捐助名单里的名字,因为他觉得这让他抬不起头,丢人。
这些话给予张忠的痛苦不亚于化疗,可就算这样,张忠却还把责任揽在自已的身上,他说,如果嗓子恢复不了,做不了歌手,他还可以演哑剧。
张忠的病情迅速加重,而他却将社会上给他的捐款又捐赠了出去。在去世的十天前,张忠提出停止治疗,只保持镇痛治疗,他还希望这些省下来费用能够给到需要的人手上。
虽然在资助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白眼狼,但不是所有人都不抱有感恩之心。
在张忠生病住院期间,他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全国各地曾经收到他资助的孩子们的信,他对妻子高洁说,看这些孩子们来的信,是最大的乐趣和快乐。
寻常人家里要是有个保险柜,放的多半是现金或者其他贵重的东西,而张忠家里的保险柜里放着受他资助的小孩给他写的信以及当时他和孩子们的合照。
一个在读高二的女孩子给他写信说:“爸,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我从小就没看见过海,我很想去看,等您病好了,等我大学毕业,我要和你一起去,请您放心,我一定会做一个对社会有帮助的人,也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此外,一个叫秋雁的“女儿”在给张忠的信里写道:“您的痊愈是我们所有人的期望。祝您早日恢复健康,为明天再谱写一份精彩。”
她后来特意请假专门从外地赶来探望。
曾有记者在电话采访张忠资助的第一个小孩乐高时,了解到他现在就读于西安音乐学校,也是张忠的弟子。
乐高对记者说:“张老师对我恩重如山,一直义务教我声乐,还接我到临港来,从没让我出过一分钱,没有张老师,我绝对考不上音乐学院。”
庄子游知道,张忠的故事不仅告诉人们,生活中总会有曲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心中有爱,就能战胜一切。而且,这个世界上,忘恩之人不少,但知恩图报者更多。
现在,虽然张忠已经远去,但他的精神却永存!
庄子游想:作为一个记者,我做不到像张忠这么无私,但我得为他这样的勇敢面对困境的人们加油,更得向张忠的无私大爱精神致敬!
庄子游认为,张忠做到虽千万人吾亦往矣!这种无私大爱精神,称得上“伟大”二字!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