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疲倦的时候就会睡很沉,等杨柳起来已经太阳西晒了,出了院子也没看到杨树,便问张氏:“阿奶,大弟呢?阿爹阿娘去地里了?”
“树儿,他睡醒起来就背着背篓和锄头出门了,你阿爷和你阿爹、阿娘去村南边那块荒地捡石头除杂草了。你就别出门了,天不早了等会该做晚饭了,一会你看着点柏儿把东西收进屋,我去做晚饭。”。
“行,阿奶,你去做饭吧,我带着柏儿把衣服和草药收拾收拾。”
太阳就快落下去,天边的云彩被染成橙红色,宛如鲜艳夺目的彩缎,牵引着劳碌一天回家的人们。
霞光的范围慢慢的缩小,颜色慢慢变浅,最后终于消失被黑暗吞噬。
杨家一家也已经吃完晚饭。
今天晚上喝的稀粥,吃的三合面饼子,炒了一盆青菜里面切了几片肉。
大家伙儿都忙碌了一天,开吃之后都没空说什么话,埋头吃起来,等到吃的差不多了速度才慢下来。
今日是十二,月亮快变成满月挂在天上,皎洁的月光洒满院子。
吃完晚饭,杨永贵带着杨平沐浴在洁白的月光下坐在院子里编席子,张氏抱着柏儿在讲星座的名字和故事。
杨柳看着天空,璀璨的星河里繁星点点,每一颗星星都像颗宝石闪闪发光。
突然心里感叹:人就和星星一样,看着一个个的不起眼,连在一起就能绘成一幅无与伦比的画。
-------------------------------------
第二日,杨柳做完活计,嘱托阿奶和小柏儿将草药多翻晒几次就和杨树出发了。明日十四是赶集的日子,杨柳打算去镇上药店问问情况。
附近的地里已经被杨柳和杨树搜罗个一遍,他们要去远点的地方。
经过一个小水沟旁杨柳看到一片麦冬,叶从生,窄线形,花序弯曲,花淡紫色下垂,具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的作用。杨柳欣喜道:“是麦冬”。杨树不解说:“阿姐,这不是沿阶草吗”。
“沿阶草的花比较奔放,花序较高,虽然花也垂着头但是他的花被片完全开放。你看这个麦冬的花就比较含蓄,花序较矮,缩在叶片里,花被片大多不全张开。等结了果果实是蓝紫色的”。
杨柳接着说道:“还有一种长的很像,叫山麦冬,花序直立,花朝上开,果实是黑色的。”
杨树像个好学的学生问道:“那这三种都是药材吗,我们怎么采呢?”
杨柳耐心的答道:“山麦冬和沿阶草都不能做为药材,这个麦冬要挖根、去除根须、晒干就可以。”
“阿姐真厉害了!”杨树面露崇拜的看着杨柳。
“哈哈...”杨柳嘴角一扯,面色不自然的回应着:“我们快点挖吧。”接着就和杨树一起热火朝天的挖起来。
水沟两旁长满了麦冬丛,两人等挖完再清洗完就已刚过午时,两人就回家去了。
到了家柏儿就围上来“大姐,大姐,柏儿今日也很乖哦,今天和奶奶一起捉虫子喂鸡呢,我棒不棒呀。”小孩子一面神气十足的说着话,一面露出求表扬的表情。
杨柳夸道“柏儿真厉害呀,这么小就能帮阿奶做活了。”
“我可不小了大姐,我都五岁了是个大孩子了。”说着又挺了挺胸让自已显得高些。
杨柳被弟弟的动作逗笑了:“那弟弟你都长大了,快帮姐姐和哥哥一起干活吧。”说完拉着柏儿的手一起处理清洗好的麦冬块根。
四月十四,大清早,杨平和杨柳就已经准备好出发了。
杨平今天去镇上是为了给杨茂看看,商量新款式的席子样式行不行,需要编多少。杨平用个大背篓装着席子,手里挎着一串篮子,杨柳则驮着一袋子已经晒好的草药。
草药袋子虽然看着体积很大但是里面的草药都已经晒干去除了水分并没有多少重量,杨柳一开始还能边背边留意路两旁地里,想看看有什么认识的草药。
走了一会就遇到附近村子里的村民也去赶集。有挎着篮子去卖鸡蛋的老婆婆,也有挑着菜去卖菜的伯伯,还有步伐矫健的妇人拿着布匹去镇上的。杨柳的注意力慢慢的就被这些鲜活的场面吸引住了。
“杨平哥,这是去族长家铺子里?”前面挑着菜的伯伯停下脚步等了等。
“嗳对,大山,你这又是去集上卖菜?”杨平看着挑着的菜的男人说道。
“嗯,孩子她娘种的菜多家里也吃不完,去镇上卖掉也有个进项不是。”挑菜的男人笑着说道。
原来这就是隔壁村子的李大山,虽然比自家阿爹年纪小,但是看着比阿爹老很多。因为阿娘,柳儿也是对他们家的事情如数家珍。
这李家大叔刚成完亲没多久,他的父母就双双得了病。为了给老两口治病家里欠了不少银钱,亲戚朋友能借的也都借了一遍。
小时候阿娘总拿不听话就送给他家来吓唬她和大弟,因为他家的孩子吃的最差穿的也最差。不过李家大叔大婶也都是能干的,前两年还完了欠款,家里孩子穿的衣服都少了很多补丁。
很快就到了镇子上,阿爹和李大山道别分开没多久,杨柳对着杨平说:“阿爹,你先去大娘铺子里,我自已去药堂。”
杨平不是很放心道:“还是阿爹陪你一起吧,你没去过药堂,我不跟过去不能安心。”
杨柳劝道:“早上阿娘不是还嘱咐早点回去清地?大娘家的铺子对面最西边就有个药堂,我上次来的时候记下了,等会我就先过去问问。而且我也长大了阿爹放心吧,若是有人为难我我就去找阿爹,反正离的很近呢。”
杨平被女儿劝服,就和杨柳分开行事。
-------------------------------------
杨柳走进药堂,看见大堂有一个留着山羊胡须的大夫正在看诊,看诊的队伍都排到门外,药柜旁的药童正手指纷飞的捡药、称秤、打包。
杨柳看了一会才问道:“请问掌柜的在吗,我自已采的药材想要卖,来问问价。”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