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那我们就回去了,等会还要买些盐。”刘月桂回道。
“行,我今日也不留你们了”正说着店里来了客人。
“那嫂子你忙着招呼客人,我们走了”说完四人轻松的离开了。
“老板,这是家里亲戚?”客人逛着也无事闲聊一句。
“是本家,过来送席子和篮子的,看,这些就是他家编的,买的人都说好呢。”说着将客人领到刚刚放东西的架子旁。
“手艺真不错,这篮子结实,也没有毛边不会划手。嘿,这席子也不错,这席子大而且料子凉快。老板这怎么卖的啊?” 客人看着好东西就耐不住要买回家,他忽然想起家里还少条席子,又少两个放东西的篮子。
“您看,您也是老主顾,这么大的篮子您就给7文一个,席子一条您给23文,总共37文。”杨茂家的看着客人笑吟吟的说。
“老板娘,给个实惠。”
“我真没收您贵 ,您去对比对比,别家的有这个价格,没这个质量;有这个质量,价格可比这高呢。我这都没挣您钱,可都没加价就卖给您了,我就这个价给本家的。况且您还少那两个子?您张爷的名头在我们这儿可是响当当。”杨茂家的说完爽朗一笑,让人如沐春风。
若是杨柳看到就会说一声:“真不愧是生意人。”
“行。”这个张姓客人说着将铜钱交给老板娘,提着东西回家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杨茂家的卖了东西喜笑盈盈,这边杨柳一家也开开心心去逛街了。
“娘,现在天不早了还有板油吗?”杨柳提醒道。在现代,大爷大妈可是大清早就去买肉了。
“快,先去肉摊子去买板油。”刘月桂领着一家子风风火火的走到了肉摊旁。
“李屠户,你家还有板油吗?”一听就是刘月桂的大嗓门。
“还有一些,给你80文一斤”李屠户声音从屋里传来,里面传来“笃笃”的声音。
“娘,我想吃肉”杨柳看着架子上挂着的猪肉,口水直咽。没办法来了一个多月没沾过猪肉,好馋啊。
“娘,我也想吃肉。”杨树也馋了,姐姐没说之前还能忍住不看,姐姐说过就再也控制不了了。
看着两个孩子的馋样,想到家里三个孩子身上都没二两肉,孩子们现在也都是长身子的时候。刘月桂的心一狠,就冲屋里说:“给我割半斤猪肉,再给我称二斤板油。”
说完杨树开心的直蹦:“要吃肉喽”,连平时的稳重都不见了。杨平听到婆娘的话,先是有些愕然然后看着杨树和杨柳的笑脸就释然了。
“这还有最后一根骨头,要的话给2文就行,一斤猪肉26文,总共175文。”说完李屠户走到摊位上。
这里的一斤可不是后世的十两,这里是十六两。刘月桂挑着偏肥些的肉和一块出油多的板油让李屠户割了、称好、包好。
听到一下花了这么多,刘月桂心疼的厉害,最后她发挥了往常从来没有的耐心和李屠户你来我往的“价格交流”,最终以170文拿下。
刘月桂仔仔细细的数了两遍才将铜钱递给李屠户,给过钱就让杨平拿着肉,生怕自已后悔似的,带着孩子们毫不迟疑的离开了肉摊。
离了肉摊,杨平就提着肉回牛车那边等着,刘月桂带着两个孩子去买盐,棉线和糕点。
糕点是回去给永年叔家的,用了一天的牛车,本家给钱也不太好,买半斤糕点给他家的小孙子吃就行。
最后又花了75文(一斤盐50文,豆沙糕半斤15文,棉线一小捆10文)。回去的时候又给柏儿买了根糖葫芦,1文钱。
卖篮子得的311文,最后只剩下65文。刘月桂心疼了半天。
回去的路上,刘月桂一直在数钱,杨平看不过:“你数来数去,还是那些又不会多出来。”杨柳小声说:“要是不小心掉了,只会少不会多。”
刘月桂听得赶紧捂住褡裢,系好,牢牢地绑在腰上。看的让剩下三人直笑。
“阿奶,阿姐他们还没回来么?”杨柏稚嫩的声音露着些着急
“快了,你阿姐他们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柏儿睡觉吧,睡醒了你阿姐他们就到家了。”张氏耐心的哄着。
“我不睡,要去门口等着”小孩虽小也很有主意。
小小的孩子坐在门口的树荫下,蝉在鸣叫似是催眠曲一般,喧闹又安静。
张氏手里的蒲扇带来阵阵凉风,孩童的小手撑着大脑袋,眼缝慢慢变小最后合成一条线,头突然一点,只见那条线变成两条,一会又凝成一条,如此反复,直到牛车声传过来。
小孩子噌的一下站了起来,连蹦带跳的跑了。
牛车子还没停缓慢的前行,刘月桂看着跑来的小儿子,一捞就将孩子放在了车辕上,一手揽着靠在自已旁边坐着。
“阿姐,你们可回来了,我都等了那么那么久”,说着用小手比划一个长度。然后又偷偷看着刘月桂:“阿娘,我的糖葫芦您买了吗?”
小孩子看着亮晶晶、红彤彤的果子流出了口水,拿到手反而眉头一皱,似是不舍一般将糖葫芦递到杨柳的嘴边,“大姐,吃”。
“大姐不喜欢吃这个,柏儿自已吃”,看着姐姐不吃又将糖葫芦递到哥哥的嘴边:“哥哥,吃”。
“我也不喜欢吃,这是小孩子喜欢吃的玩意儿,我现在可是大人了”,说完挺了挺胸膛。
“柏儿等下了车再吃”,杨平严肃的声音传来。小家伙一直盯着糖葫芦,眼睛都没从糖葫芦离开过。
牛车停在门口,柏儿被刘月桂抱下车,立即嘴巴一咬。
糖衣碎裂的声音清脆,酸的果肉、甜的糖浆裹挟着充斥在口腔中刺激味蕾分泌唾液,只见酸的孩子龇牙咧嘴、甜的小脸一直在笑。
“阿奶,阿娘买了肉,晚上吃肉喽。”杨树跳下车就向张氏冲去。
杨平听到大儿子说的话,忙说“孩子好久没沾荤腥了,就让孩子他娘买板油的时候买了点肉。”
张氏瞥了儿子一眼:“我还是个苛刻的婆婆不成?买肉吃都能有意见。”说完跟着刘月桂和杨柳一起将东西拿进厨房。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