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完整的梳妆仪式就完成了。
众人看着杨柳身穿一袭火红嫁衣,衬得白里透红的皮肤多了一层艳丽的嫣红,让这张看着明艳大方的面容添了一些小女儿家的娇媚。
“阿娘,大姐今日真好看!”杨桃看向气质出众的杨柳赞叹道。
“嗯,你大姐平日就好看,现在化了妆,再加上今日是自已的大喜日子,人自然就更加漂亮了。 ”戚氏自从开始卖豆腐,这人也更加外放些。
戚氏从离开杨家回到镇上的第二天,就到集市上卖豆腐。
这时杨家豆腐的名声都已经从县城传到西罗镇,加上石桥下村村民的口口相传,这周边七里八乡的百姓基本上都听过杨家豆腐的名头。
自从知道镇上也有杨家豆腐后,石桥下村以外的村民们,在赶集的时候都会提点黄豆去戚氏的摊子上换豆腐。
反正家里有黄豆又不用掏钱,家里就能尝尝那些富户老爷们吃过的东西。
所以戚氏在赶集的时候卖的比较多,平时就少做一些,够供应镇上的人家就行。
换回来的黄豆去掉要做豆腐的豆子,剩下的跟粮铺兑换铜钱再加上挣到的铜钱,这些就够家里平时生活开销的。
戚氏很满足现在能挣钱又能照顾家的状态。
杨林现在还没开始摆摊,正在进行准备工作。
昨日杨柳见到他,看着精神挺好,不像是受到打击的样子,想必进展也不错。
快到中午了,和杨家有来往的村民们,陆陆续续的出现在杨家的院子里。
你家提上一篮子鸡蛋,他家拿块布,有家里穷的掐上一把青菜就来了。
村子里随礼都是这样,都是给东西基本没有给钱的。
随完礼,那些个老老少少的妇女孩子们就进屋看新娘子,杨柳坐在床上笑吟吟的招呼人。
“天爷嘞,柳儿俊的跟个天仙似的,婶子我可是在你小时候就知道你以后是有大造化的。”一个嗓门大的婶子说。
其他人也都跟着说好听的,主家办喜事,可没人蠢的当面触人家霉头。
而且现在大家伙都想得到杨家的青睐,希望杨家可以多帮衬自家,现在巴结都还来不及呢,哪里会得罪杨家。
等开了席看到席面。之前准备随礼的东西还有点肉疼的村民们,就觉得自已一个人来吃席都能吃回本,更别说有带两个三个孩子来的,那更是占了大便宜。
一共两个凉菜、四个炒菜和两个烧的,总共凑足八大碗。
每碗都是满满的冒了尖,八碗菜中就两个是纯素的,其他都带荤腥。
那鸡子块大的呦,夹上一块都能把嘴巴塞满。烧豆腐更是分量足足的。
虽然菜里放的肉不多,但是菜里有肉味还能吃到肉可比其他人家闻到肉味见不到一片肉强多了。
这些菜足以让人兴奋了。
这不,大人孩子们坐下后,都没人顾得上说话,筷子不住地挥动,嘴巴不住地咀嚼,都想把好东西吃到自已的肚子里。
等大家伙吃的八成饱,院子里才开始热闹。
“新郎骑着大马来接亲喽,新郎骑着大马来接亲喽”,已经吃饱饭在外面玩耍的孩子赶紧跑来报信。
“杨树,赶紧去放鞭炮。”杨平忙的脚不沾地,听到来接亲的到了,赶紧指挥儿子放炮去迎人。
周祈安到村子里,杨柳正在小口吃糕点,张氏昨天特意买的小糕点,包好让杨柳装在嫁衣袖子里,糕点小小的压饿还不容易弄花妆面。
刘月桂听见鞭炮声,从厨房赶紧进杨柳的屋子里,将红盖头盖在头上,给杨柳手里塞了一个苹果。
周祈安骑马带人来迎亲,吸引了大半个村子的村民来看。
“你看,杨平叔家的女婿骑的那匹马,真威风啊。”一个年轻男子凝视着正在前行的马,眼睛带着惊羡。
“是,那马一看就是好匹马,溜光水滑的,养的也好。”
“他家女婿长得也好,配得上杨柳妹子了。”有一个人的注意力则在周祈安的长相上。
“嗯嗯,石桥上村的王……可没这么俊朗。”旁边的人表示赞同的说,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面的声音就几乎听不见。
虽然没人听到后面说的话,大家心里也都清楚要说什么。
要说人比人得扔,这真比不了。
看见周祈安的大小媳妇和没出嫁的姑娘们,心里都觉得杨柳这是走的什么大运,被退了亲还能找到长相、条件都这么好的人选。
刘月桂从走到大门口,就见穿一身红衣的周祈安,骑着高头大马,坚毅俊朗的脸上神采焕发。
刘月桂看着这样的女婿更是欢喜,欢欢喜喜的将迎亲队伍迎进院子里。
唐媒婆便开始催妆,催完妆,新娘拜别父母。
杨永贵、张氏坐中间,杨平和刘月桂坐两边,杨柳跪下拜别。
刘月桂看着跪下的杨柳,再也没忍住期期艾艾的哭了出来,张氏也在默默的抹眼泪。
杨柳本来没什么感觉,心里还想着两家离的近,婚后也没长辈约束,她想回来就能回来了,也没什么太多的区别。
可真到了这个时候,杨柳见张氏和刘月桂流泪,爷爷和阿爹也满脸的难过,心里有些酸楚,眼角沁出了泪。
杨柳怕妆花了,抬起头,吸了吸鼻子。
在旁边跪着的周祈安见了,声音坚定的说:“岳父岳母,请放心,我以后定然不会辜负杨柳。”
拜别父母,杨树背杨柳上花轿,杨柳趴在杨树耳旁小声说:“大弟,在家照顾好爷爷、奶奶和爹娘。”
杨树听到杨柳说的话,也想哭鼻子,强忍着,声音闷闷的说:“嗯。大姐若是受了委屈,回来我给你出气。”
杨柳看杨树没那么宽的肩膀,这个削瘦的少年一直给她满满的安全感。
等杨柳坐的轿子被抬走了,懵懂无知的杨柏开始大哭,要找大姐,后来被张氏用好几颗糖才哄好。
其他人则在议论杨家陪给杨柳的嫁妆,这么丰厚的嫁妆可是他们村,哦不,他们镇上数一数二的了。
许多人在心里暗忖,不知石桥上村的王家知道杨家现在的光景,会不会后悔。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