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杨狗子昨日一天就跟着杨家一家子去了城里,为此还掏了一文钱进城费,这一文钱让他心疼小半天。
经过昨日跟着杨家一家进城和今日尾随杨树二人进城,杨狗子整明白了一件事:杨平家和城里的大酒楼做起买卖了,杨家要发达了。
杨狗子心中藏不住事,回去就跟他娘王翠花和他的狐朋狗友们说了这两天他看到事情。
很快的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杨柳家挣到大钱了,这都和城里的大酒楼做上生意了。
于是村子里有交情的、没交情的都朝杨家跑。
杨永贵的堂哥杨永康听到杨永贵家的事情后,拄着拐来找杨永贵,刚进门就开始说。
“永贵啊,你还记得之前你家四叔四婶走后,咱家拉拔你,给你一口粮这样你才活下来的事情不?现在大哥家穷啊,你可得再拉拔拉拔我们!”
“是呀,是呀,永贵哥、张嫂子咱们都是本家,你们家发达了可不能忘了咱们。”这个比张氏年纪小的,面相有些奸猾的老妇人正是杨狗子的娘王翠花,也附和着说。
“大哥,翠花妹子,咋今日都过来?有啥事么?啥叫我家发达了”杨永贵听到杨永康和王翠花刚进屋就说的这些话一头雾水。
“我都知道你家跟城里的大酒楼做生意了,你也别再遮遮掩掩的了。我听你侄子杨开说你家弄了个叫豆腐的吃食,现在跟一个叫客云来的大酒楼做生意呢。”
“你看大哥家现在穷得很,前两日杨开家的老大大山还跟我说馋了想吃肉,大哥我不像你有本事家里孩子想吃肉都没钱买,不像你家这隔三差五的就能吃顿肉。”
“我呀也不好意思跟你要银子接济一下我,你就跟我说一下那豆腐怎么做的,我去别的地方卖,这样也不耽误你挣银子。”
张氏看着杨永康说的一脸的理直气壮,说的就像是真的有骨气一样,给气笑了。
王翠花听杨永康说完也没有不好意思跟着说:“永贵哥,我知道咱家比不上你家和永康家的交情,你看能不能跟酒楼掌柜的说一声,给你侄子杨狗子在酒楼给安排一个活计”
“狗子他踏实能干,肯定不会让给你这个大爷丢人的,一个月也不要求能挣多少多少,一个月能给二两银子月钱就成。”
“……”杨永贵看着面前的二人不知道该说什么。
“大哥,我家做豆腐这个方子是打算传下去的,是不会教给任何人的”杨永贵面色坚毅的看向杨永康。
“翠花妹子,咱家就是卖菜给跟酒楼,我也做不了人家酒楼的主,你若是想让杨狗子出去做活,可找错人了!”杨永贵对王翠花就没了好脸色,都出了五服了,还攀扯啥亲戚。
“那你给杨开安排一个活也行,就让他跟着你干,你做啥事都使唤杨开,做豆腐、跟酒楼打交道,脏活累活他都行,杨开从小到大就比杨平透索多了。”
“每个月给他二两、不一两银子就行。你看你都不小年纪了,家里孩子不孝顺,也不让你在家好好歇着。”杨永康拿拐杖杵着地,掷地有声的捧一踩一。
张氏在一旁听不下去了,没忍住冲着杨永康啐道:“大哥,你可要点脸吧,把大伯大娘以前挣的脸面都快给丢尽了。”
“你说你每次来就拿那口饭的恩情来说事,咱家后来还没还够么?”
“我们刚结婚还没孩子,你和大嫂说家里孩子多,照顾不过来这么多孩子,我们记着恩情,是不是主动帮着带孩子?”
“杨开小时候穿的衣服是不是都是捡我家杨安的衣服穿的?杨开后来成婚大哥问咱家借的二两银子,我若是没记错,后来应该还没还吧?”
“这一桩桩一件件,大哥竟然还有脸说一口饭的恩情”
张氏说着更气了,当初念着人家的救命之恩,看他家孩子多忙不过来。
张氏没生孩子前经常帮杨永康家带孩子,当初他家孩子那个没在自已家吃过、喝过、住过。
后来她生下闺女后,张氏没有公婆,也没见杨永康家的大嫂来帮衬过。
那两年真是又穷又忙,要是当时有人帮衬,闺女怎么也不能被耽误最后夭折了。
虽然张氏也能想通闺女生病不怨人家,生病没及时发现也不怨人家。
但是真心换不回来真意,自已困难的时候没人帮自已一把,这样张氏的心也冷了。
从那以后张氏就不怎么和杨永康家的大嫂来往。
后来杨永康又拿这个事一次次来说事,救命之恩是大恩,他们基本上也都依了。
这次更是离了大谱,竟然还肖想豆腐方子,谁家的方子不传家,盘算都打到脸上了,是把他们都当傻子不成。
还夸杨开透索,是透索到家了,村子里谁不知杨开从小到大净干偷鸡摸狗的事。让杨开干脏活累活,现在做梦还来的及。一两银子,她就是有打水漂还能听个响。
这次家里情况好不容易有点起色,绝不能让这样的人掺和进来,不然以后家里就没有安静日子。
“永贵,你就这样看着张氏这个恶妇这样当面羞辱我?”杨永康听到张氏说的难听话,气的手直打颤。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