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买好东西回到家还没过巳时,一家子都在家歇着,天气热,早上早点下地,现在不到午时就得回来,人热病了可就不值得了。
刘月桂上前两步,拿毛巾给几个人擦汗,然后问道:“怎么样?豆腐卖掉了吗?”
杨柳三人嗓子快冒烟了说不出话来,每人抱着一碗水咕咚咕咚的喝下肚。昨天东西没准备充足,竟然忘了带水,路上遇着茶摊没舍得喝口水,三个人强忍着口渴回来的。
刘月桂看着没人回答,以为生意不好,安慰道:“卖不出去也没关系,咱自已吃啊。”
杨平一听就知道媳妇误会了,出门去拿推车上的钱箱,将箱子推到爹娘旁边的桌子上。
张氏打开钱箱看到半箱子铜钱,看了看老伴杨永贵。
这时三人也缓过来了,杨树声音暗哑道:“豆腐卖光了,一会儿就卖完了,卖的特别快,我都恨不得多长两只手来。”
刘月桂问道:“那咱们挣多少钱啊?”
杨平吭了吭嗓子说道:“没有拿豆子换都是拿钱买豆腐的,应该是150文。在摊子上没数,怕招人。”
刘月桂拿过箱子,将铜钱倒到桌子上,铜钱撞击的声音清脆悦耳。刘月桂开始一枚一枚的数起来。
屋子里没人说话,都在听着刘月桂数数的声音。
“九十八、九十九、一百”,刘月桂将一百文钱串号,放在一边接着数“一、二、三……四十九、五十”,接着小心的将两串铜钱系好。
杨永贵说道:“那除了本钱五斤豆子四十文,进城费和摊位费总共九文钱,再去除调料费,咱们一天能挣将近100文。”
刘月桂有些惊住了,这个不打眼的吃食原来这么挣钱呐,家里有了这门生意不就跟有了下金蛋的母鸡。
张氏也有些怔然,然后眉头皱起看着不说话的杨永贵,说道:“这么来钱的吃食,老头子,这会不会太打眼啊”
“不想打眼就一直这么穷着过?你看看他们哪个甘心?”说完看着儿子、儿媳妇和孙子们亮晶晶的眼神,那是对过上好日子的渴望。
杨柳听了老两口的对话才知道他们顾忌的问题,果然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杨柳看着欣喜的氛围染上些愁苦的味道,高声说出自已的看法:“爷爷奶奶,我有一些想法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豆腐就是杨柳做出来的,她的想法现在自然很受大家的看重,于是大家也顾不上苦恼,赶紧听听杨柳的看法。
“咱们不能怕惹眼就不挣钱了,不然能天天吃上肉么?”杨柳看着杨树说道。
“不能!”杨树颇有气势的回道。
“那能常常吃到糖葫芦和好吃的么?”杨柳又看向小柏儿。
小柏儿奶凶奶凶的挥舞着手臂回道:“不能!”
“做豆腐是个体力活,不愁卖的情况下,整天做豆腐,咱家每天能做出多少斤豆腐呢?即使以后能买头驴代替人力,就咱们家里几口人都上阵一天也做不出多少来。”
“咱们要想不打眼,可以带着村里的一起挣钱。”
“豆腐好吃有营养还实惠,这些优点最终会让人看到,说不准豆腐会比肉还欢迎呢。”
“城里的人喜欢吃,村里的人自然也喜欢吃。可能买的量不如城里的多,但是咱们乡下的人也多啊。”
“咱们可以在家专做豆腐,将豆腐成板卖给村里的人,让他再去附近的村子里零着卖,就像常来村子里卖货的货郎一样。家里的做豆腐需要用豆子,家里收的豆子如果不够用,那可以从村里买。这样咱们家就不会被眼红。”
杨永贵看着侃侃而谈的孙女,再看着有些懵懂的孙子,有些遗憾,不过再想想反正都是自家孩子,又释然了。杨永贵的感慨来的快去的也快,除了张氏没人注意到。
杨永贵一锤定音说道:“那咱们先挣着钱,等村子其他人发现了再按照这个办法来,具体将豆腐卖给谁?选几个人?从谁家买豆子?这些等以后再找你二大爷商量。”
杨柳看解决了事情,才想起放在推车上的东西,小跑出去将篮子拿进屋,里面有两斤肉和杨柳、杨树用零花钱给家人买的礼物。
“奶奶和娘,我们给你们一人买了一个木簪子,这个双叉的是奶奶的,娘你是这个祥云的。”
张氏慈爱的看着杨柳,拿着新簪子称赞道:“咱们柳儿真是细心周到,看到我和你娘的簪子旧了,想着给咱们添东西呢。”
刘月桂手里拿着新簪子也笑开了,只是嘴里却说:“你这孩子,不是说了别买这买那,就是不听话。”
杨柳笑了笑,娘就是刀子嘴豆腐心,于是装作没听到继续拿东西出来,是一小包酥糖。
从包装里取出一颗蹲着递给柏儿说:“给,阿姐先买糖给柏儿吃,阿姐再努力挣钱就兑现承诺,买肉再炸糖油渣给你吃哦。”
柏儿看到酥糖开心的抱住杨柳说:“大姐你真好。”
杨柳点了点柏儿的脑袋说道:“不过要提前说好,一天只能吃一块糖,吃多了牙齿会长虫子的,其余的让奶奶给收着吧。”
柏儿忙捂着嘴说:“柏儿乖,每天一块,不吃多,不长虫子。”
杨树拿出烟丝走向杨永贵,“爷爷,我给您买了烟丝,那卖烟丝的老人家说这烟丝香还不呛人,您抽试试,好的话,孙子以后还买这家。”
杨永贵呵呵笑道:“行,那我就接着孙子的孝敬。”
分好礼物,忙了一上午就都回屋休息了。
杨永贵坐在床边对着张氏说道:“咱孙女得给找个有能耐的,要是个没能力的,看柳儿这么能干,要不心里有怨气要不就把孩子当老牛使唤。”
张氏想着孙女的婚事又头疼了,“她娘去娘家问过了,冬至已经说亲了 。我娘家最近也问了,都没合适的孩子,年龄太小了。戚氏娘家人品那样更是不能沾上。”
“我再问问几个老姐妹,打听打听吧!”
晚饭自然是满足杨树的愿望:吃肉。
天气太热,肉放不住,张氏将肉一半烧了,一半做成馅饼。早上只要热一热,配着豆浆就是一顿饭。自从做豆腐,家里就不缺豆浆,点卤前杨柳会留下足够的豆浆给家人补充营养。杨树对客人说弟弟个子都长高一截儿,说的倒是也不算错。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