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国与天竺国的第二场对弈:论道!】
【天竺国参赛者:阿育王!】
“怎么还有第二场?天竺国的参赛者不是都死了吗?”
“就是,都没有参赛者,这不直接判负?”
观赛的众人充满了疑惑,连参赛者都没有,天竺国是怎么选择的英魂?
沈德此时也充满了疑惑,阿育王的名头他可是听说过的,这可不是乱选的。
说明对面是有beer来的。
能直接影响国运擂台,这个层次让沈德想到了那个神秘人。
只不过不知道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
...
此时另一方世界.
神秘人怒吼道:“你个秃驴要坏我好事?”
“是你先插手擂台的。”
噌的一声,神秘人拔出了腰间利剑,手中宝剑遥指说话之人,杀气腾腾的声音传遍了四周:
“我就是插手了,你奈我何?”
神秘人话音落下,竟无一人敢出声反驳。
那人终究是抵不住神秘人的这般压力,率先开口道:
“我只选择出战英魂,其余什么都不做。沈德要是赢了,我等也不干预你要做的事情。”
“如何?”
见神秘人还不肯松口。
那人无奈道:
“如果沈德赢了这一场,下一场我天竺国直接认输。”
“哪怕沈德输了,这场对弈便以1:1平而结束,这总可以了吧。”
神秘人这才微微颔首,收起手中宝剑,随后转身离开了这片天地。
神秘人消失后,其余人才微微松了口气。
“可恶,这人竟如此嚣张!”
“龙国一输再输,唯有沈德逆转了局势,他已经将那沈德视为弟子了。”
“这人也太护犊子了吧。”
众人不免腹诽道。
在没人注意的角落,几个人正冷眼看着这一切。
“诸位今日之事看见了吧。”
“那人越来越嚣张了,我们的谋划得提上日程了。”
“你们就不怕那人再度插手?”
“一两个人阻挡不了他,我们八人联手,还阻挡不了他吗?”
“等龙国灭亡,那人也便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了!”
“让他再嚣张几天,我等釜底抽薪,看他和龙国怎么抗!?”
...
沈德叹了口气,没想到又是一场文斗。
如果是武斗,自已还有真名解放的优势。
文斗的话就得看英魂的硬实力了。
沈德思索片刻后,决定好了论道的英魂。
“晚辈沈德,请大贤良师张角为龙国论道!”
晴空万里的天气,突然一道天雷闪过。
刺眼的雷光让众人短暂失明,等众人恢复视力,赫然发现沈德旁边站的一位道人。
张角的身形十分消瘦,单看外形很难想象他就是汉末搅动天下之人。
抛去张角的道服,他的样貌和普通的中年男人一般无二。
但他的眼睛深邃如潭,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气息。
张角没有多说什么,直接走到了阿育王的面前。
二人就这么简单注视着彼此。
不同于武斗时的场景,场地上一片风平浪静。
就连一向吵闹的频道,此时也竟无一人在发弹幕。
众人都感觉到风雨欲来,这样的平静才是最为压抑的。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打破了这份平静:
【论道内容:何为救国济民】
【赐你二人各一颗记忆水晶,以了解对方经历用于论道!】
从天空中降下两颗水晶,各飞入了二人的眉心之中。
阿育王大概了解完对方经历后,心中得意不已。
在他看来,这场论道他必胜!
从张角的经历中,阿育王发现对面就是一个造反失败的道人,仅此而已。
“哼,我还以为是什么样的对手,不过是一个失败者罢了。”
“就你这样的存在,在我的王国,你都不配直视我!”
“你什么档次做我的对手?”
要知道历史上的阿育王可是相当了不起。
他先是通过奋斗坐稳了王位,随后武力统一了天竺国。
他也没有一味地穷兵黩武,武力扩张之后,便在全国推广佛教。
使佛教成为国教,在国内强调仁爱和非暴力主义。
可以说在天竺的历史长河中,他绝对是前三的君主。
这也是为什么天竺国背后之人,一定要出手选他的理由。
面对出言嘲讽的阿育王,张角却显得波澜不惊,一双深邃的眸子盯着阿育王,不知道在想什么。
阿育王大手一挥,在他的身旁出现一个屏幕。
阿育王指着屏幕中正在播放的内容说道:
“这一场论道何为救国济民,先看这张角是如何‘救国’的吧!”
“张角掀起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
“在他的号召之下三十六方渠帅60多万人一同造反。”
“可最后,带来了什么呢?”
“只有一个残破的大汉!”
“与他一起起义的黄巾军死伤无数,这便是他的‘济民’吗?”
随着阿育王的介绍,那屏幕中的一幕幕让众人心惊。
一个龙国观众颤抖着手打出了弹幕:
“这张角就是个妖人啊,煽动农民起义,害死了多少人啊。”
“完蛋了啊,这场论道肯定输了啊。”
“可惜比试内容是救国济民,这张角输定了啊。”
“沈德怎么选了个这人出来啊?”
“快让张角下去吧,我们认输了!”
“呸!叛国贼!”
一时间龙国的观众对张角充满了口诛笔伐,后面甚至全是针对张角的国粹。
阿育王还“贴心”的在一旁的屏幕上展示这些弹幕。
那一条条不堪入目的弹幕,沈德在后面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而张角依旧神色如常,这些根本激不起他的情绪波动。
阿育王嘲讽完后,屏幕里的内容又变了。
变成了他统治下的天竺国。
“而我作为天竺国君主,文治武功方面先是统一天竺国。”
“然后广修寺庙,召集四方僧人,编撰,完善和整理佛经。”
“我教导百姓对人要仁爱慈悲,包括孝顺父母和对待亲戚朋友。”
“对动物也要尊重它们的生命,因为它们也是众生平等的一部分。”
“要多做有助于公众的好事。”
“在救国济世的方面,你连给我提鞋都不配!”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