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辰也很欣慰,宝音如此好学,也开始有了母仪天下的样子。
一旁的李文语看着宝音和文辰的样子若有所思。
宝音也终于发现了李文语,聪明如她,瞬间明白了文辰带她前来的意图。
她开心地将李文语迎了进来。
还没等文辰介绍,她们两个就开始说悄悄话了。
看着她们两个相处融洽的样子,文辰松了口气。
要是宝音不同意的话,这件事还是挺棘手的。
宝音将李文语拉到一旁问道:“妹妹如何称呼,今年多大了呢?”
李文语福了一下说道:“回皇后娘娘,妹妹我叫李文语,今年刚满十八岁。”
宝音对李文语的面相很是满意。
她心想:既然夫君将人带给自已看说明在乎自已的看法,只要她是爱夫君的,自已自然是没理由阻拦。
况且夫君作为一国之君,直到现在还仅仅才有一个皇后,于礼不合,传出去会说自已这个皇后没有母仪天下的风范。
想罢她拉着李文语说着一些女人的私密话题,将文辰反而晾在一旁。
文辰看他们没搭理自已,想起还有一些国事没处理便离开了。
晚上,宝音躺在床上用一只手撑起脑袋对文辰说道:“夫君,你将文语娶了吧,我怀有身孕也没法伺候你,况且你也需要后宫。”
文辰本来想回避这个话题,架不住宝音一直回避这个话题。
没办法文辰只能答应。
第二天文辰在群臣面前册封了李文语为仪妃。
由户部尚书来执行册封仪式。
有了临安居士,文辰的朝廷也更加的规范与合礼了。
随即就在皇宫内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包括祭天奏乐等。
文辰迎娶宝音的时候还不知道这些礼节,因此一切从简。
现在朝廷走向了正轨,这些礼节自然都不能少了。
一切流程走完之后文辰在宫里举行了盛大的宴会,邀请了朝廷的重要官员参加。
文辰的宴会并没有很奢华,这也向群臣发出了一个信号,连皇帝大婚都没有办的很奢华,言外之意就是提倡勤俭节约。
由于宝音唯一的母亲已经去世,因此温亲王成了宴会上唯一的皇亲国戚。
但是奇怪的是,文辰并没有对李文语的爹任何的封爵。
他目前还是鸿胪寺卿。
这一点就很耐人寻味了。
作为国丈,要说温亲王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但是他明白现在不是索要权力的时候,文辰虽然娶了自已的女儿,但是对他还存有戒心。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将鸿胪寺的工作干好。
令他不知道的是,对他的考验很快就到来了。
大婚之后,李文语很快成了本朝的第一个贵妃。
一时间温亲王府门庭若市。
而此时南方齐渝也进入了决战的最后时刻。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王明远带着三十万起义军到达了泗水河。
泗水河是齐渝境内最大的一条长河。
以此为界,将齐渝分为南北两境。
起义军最起先起事的江州就在泗水河以南。
自从起义军拿下乐陵郡以后,齐渝的南境就全部沦入起义军之手。
而齐渝朝廷这边丧失了乐陵郡之后,也已成了强弩之末,齐渝朝廷日薄西山,统治岌岌可危。
毕竟也是曾经的大国。
常言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即使如此,朝廷这边还是拼凑出了二十万大军,由护国大将军于言带领,浩浩荡荡南下,此刻也陈兵泗水河北岸。
这位于言就是京城守卫战之中站出来的那位庶吉士。
因他守卫京城有功,被连升几级,提拔为护国大将军。
听闻此消息,文辰还没来得及享受新婚,带着三千虎豹骑一路南下了。
这次文辰骑着他的那匹春秋,春秋已经三岁多了,这段时间文辰一直在训练它。
它也十分通人性。
尤其对文辰十分亲昵,除了文辰其他人都不允许上它身。
一路疾驰南下,到达齐渝边城朔方城后,只见朔方城大门张开,好似只为等待文辰一般。
不一会,一名将军模样的人骑马出城迎接。
待看清来人模样才发现来人竟是朔方守将李三江。
原来李三江早早就投诚于文辰了。
上次三千虎豹骑通过朔方城也是他下令放行的。
当蛛网探子找到他时,经过一番劝导,再加上对齐渝朝廷的失望,以及想保护家人的信念,李三江加入了蛛网。
成了一名影子。
只见李三江骑马距离文辰二十步远时下马,走到文辰跟前,单膝下跪道:“属下参加陛下!”
文辰见状也下马将他搀扶了起来。
文辰高兴地说道:“你做的很好,回头论功行赏之时,我记你一大功!”
李三江嘴角微微上扬,连忙拜谢道:“谢陛下。”
一行人进入朔方城中。
在朔方城内稍作休息之后,文辰带着四万多人直扑泗水河。
按照情报来讲,此时他们双方应该已经交上手了。
不出文辰所料,此刻起义军与朝廷军已经拉开了大战的帷幕。
双方的战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在泗水河下游的一处平原之上,另一部分则在泗水河上。
王明远亲自擂鼓,喊杀声直冲云霄。
双方也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就是最原始的冲杀,战斗一直持续到深夜,双方鸣金收兵。
留下了一地的尸体。
而泗水河上也漂着众多的尸体,宽阔的河面都被染上了血红色。
一夜之后,进攻又一次开始,双方大将都是饱读兵书之人。
只见王明远身先士卒,犹如天神下凡,在他周围竟然没有人敢上前。
双方你来我往打的是难分上下。
终于在第二天傍晚,朝廷军最终因人数及士气的原因,一处防线开始松动了。
常言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这一处的松动带来了全线的溃败。
朝廷军拾起了他们的拿手本领——逃跑。
于言就算是军神再世,面对这一幕他也无能为力。
他率领着为数不多的士兵一直战斗到最后,直到身边再无一人……
绝望的他看着周围扑上来的起义军,那些起义军眼里充满着贪婪,他挥剑自杀了……
一代奇才于言就这样结束了他短暂而又波澜壮阔的一生。
他于危难之中挺身而出,扶大厦之将倾,用他自已的力量支撑着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
个人的力量终究难逃历史大势的碾压。
他用自已的性命展示了自已对国家的忠诚。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