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辰自从接手了铁矿后,他又将各处的铁匠铺全部整合到了一起。
在札木合选了个位置极好,场所也很大的地方,文辰开了这个世界上第一个铁器“公司”。
文辰让牧仁当“总经理”,让那位铁匠世家的传人当“技术总工”。
而文辰就当了甩手掌柜,他只负责在家里数银子。
自从文辰开了铁器“公司”之后,他的财富以惊人的速度开始上涨。
他的铁器也被贩卖到草原上的其他部落。
在这期间,文辰又去招兵买马了。
现在文辰手下足足有三千人之多。
而且这三千多人由最初的一百人来训练,文辰现在每天就是喝茶遛鸟,好不快活。
伊乐特也进一步拉拢文辰,文辰在札木合俨然成了二号人物。
但是文辰还是没表现出与之前有任何的不同。
他们家还是一切照旧。
宝音也没有因为家里变富而挥霍无度。
她还是一如既往的节约,为文辰操持这个家。
正在文辰悠闲的当着富家翁的时候。
齐渝中部的镇定县在某个河道挖出了一个石人。
这个石人只有一个眼睛,背后刻着字,上面写着:石人一只眼,挑动大河天下反。
看到这个石人的众人也相信造反是天意。
随即他们拥护其中的一个人张凡当了头,一场热热闹闹的农民起义拉开了帷幕。
起义军先是杀了当地的监军,然后抢劫了当地的县衙,隔壁的县闻此消息,也都纷纷举起义旗。
镇定县的守军见农民起义势大,随即放弃了抵抗,一齐加入了起义军。
短短三天时间,镇定县所在的江州就已被起义军占了大半。
消息传到朝廷,满朝文武震惊。
这天早朝,各位大臣早早爬起来,只为解决这件事情,但是他们的皇帝快到中午才姗姗来迟。
脸上的胭脂还没来得及擦。
这位年轻的皇帝坐在龙椅上,就只等太监那声“无事退朝。”
反正他也从来不在乎国事,就算有事他也从来不过问,直接甩给丞相。
在他看来丞相就是他们皇家的管家,就是来帮他解决问题的。
年轻皇帝打了个哈欠,看着底下的文武百官,对于这种繁琐的仪式他是一点都不喜欢,他只喜欢跟各地搜刮来的美女一起玩乐。
这时站在前方的兵部尚书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臣有要事上报。”
青年皇帝不耐烦地挥了下手:“讲。”
“中部江州有逆贼反叛,现已占据大半江州,而且有往周围弥漫之势。”
年轻皇帝听后有些生气。
“江州郡守是干什么吃的?派人将其缉拿回京,秋后问斩!”
“陛下,微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尽快派人戡平叛乱,至于江州郡守等叛乱平定再斩也不迟。”兵部尚书低下头看不出任何表情。
“那交与丞相吧。”
丞相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弧度。
“还有别的事吗?没事下朝吧。”年轻皇帝扫了眼众人。
那兵部尚书还欲再说什么,被旁边的一个侍郎拉住了。
那侍郎微微摇了摇头。
兵部尚书也不再坚持。
丞相瞥了一眼兵部尚书冷哼了一声。
下朝之后,那位侍郎对兵部尚书说道:“钱大人,现在皇帝不问朝政,我明白您的担忧,但此番你越过丞相给皇帝汇报此事,怕是要惹祸上身。”
“为了黎明百姓,何惜此身!”那位兵部尚书铿锵有力地说道。
“怕只怕是白白牺牲,今天你也看到了,皇帝根本没有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那位侍郎看着远处微微叹气。
兵部尚书神情慢慢坚毅了起来。
“明日上朝,我要抬着棺材进谏。”
“钱大人!”
只见这位兵部尚书对那位侍郎长长作了一揖:“王大人,家中妻小就拜托你了。”
那位侍郎眼中饱含热泪:“奸臣当道,竟迫钱大人这等忠良出此下策。”
当天夜里,这位兵部尚书钱大人被缉拿入狱了。
当晚便有十几个人进宫为他求情。
但是众人皆被挡在宫门外。
第二天早上,众人早早上朝,皇帝竟没再露面。
三日后,兵部尚书钱元暴毙狱中。
仅仅留有一首诗。
“一片赤诚为百姓,百年国朝耻无名。”
“从来嶙峋天朝运,但愿此心照古今。”
兵部尚书钱元自幼家贫,是乡亲们供他上学,他吃百家饭长大,心里也装了百姓。
虽然举世皆浊,但他还是不愿违背自已的内心,与他们同流合污。
钱元去世时年仅四十岁,原本他有着无量的前途。
这一天,农民起义蔓延到了隔壁州,星星之火,已有燎原之势。
奸相也坐不住了,终于他派人去镇压叛乱了。
还未等平叛的将军到达江州,起义军已经到达了他所在的充州。
这位将军对起义军进行了血腥的镇压,到充州的起义军损失惨重,一时间朝廷占据了上风。
朝廷里反对奸相的声音也因这次镇压起义军的成功而停止了。
至此,奸相的权利达到了最高峰。
朝中已然成了他的一言堂。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次月。
这位将军在当地鱼肉百姓,纵容士兵奸淫妇女,在当地失去了民心。
起义军在失败后又一次反扑。
这一次,人民站在了起义军这边。
朝廷军大败。
起义军直逼京城。
消息传到朝廷,朝野震惊。
年轻皇帝二话不说,带着嫔妃逃往陪都。
京城内人心惶惶。
奸相看情形不对,也跟着年轻皇帝一起跑了。
此时,一个年轻的庶吉士站了出来。
他的名字叫于言。
朝中的大臣跑的跑,逃的逃。
只有一小部分人支持坚守京城。
于言就是这群人的代表。
在皇帝的带领下大部分权贵都离开了,只剩了一小部分,这就让京城防卫的重任落在一名小小的庶吉士身上。
于言目前手里可用的兵仅有的两万京城守卫军,然而情报上的农民起义军已经到了二十万之多。
兵力比例到达了惊人的十比一。
而且起义军正在以极快地速度向京城逼近。
留给于言的时间不多了……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