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娘娘庙
李靖海和水仙花二人回城寻张翠翘不见,于是拨马出城向城南娘娘庙而去。谁知刚出城不久,就听见杀声由远及近而来,李靖海抬眼望去,只见倭寇漫山遍野杀掠而来。李靖海心道:“不好,张姑娘恐怕有危险。”当下对水仙花道:“倭寇来犯苏州城,张姑娘恐怕有危险,我们得赶快去救援。”水仙花一点头,二人向南驰去。
李靖海担心张翠翘安全,不停向后狠抽马屁股,恨不得立刻飞到城南的娘娘庙。一盏茶的功夫两人已经来到了庙前,却见庙前已是哭喊声响成一片,几十名倭寇押着上百名妇孺正向苏州城的反方向离去。这些倭寇嫌被掠的妇女行走缓慢,不停地把鞭子抽到这些老弱妇孺的身上,哭喊声更加凄惨。一名倭寇见一位怀抱婴孩的妇女美貌,不停用手在她身上摸来摸去,那女子不堪羞辱,张口咬在了这名倭寇的手臂上,倭寇大怒,一把抢过女子怀中的婴孩,抛在了地上,反手一刀就要砍向那婴孩,眼看这婴孩就要死于非命。李靖海叫道:“住手。”飞身下马,跃上前去要救那婴孩,但距离较远,哪里来得及,只听“啊”的一声惨叫。原来来那女子护子心切,飞身扑上前来,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自己的孩子,于是这一刀就砍在了女子身上。水仙花看到这,也不禁大怒,道:“倭贼找死!”抽刀就向那名行凶的倭寇砍去,一刀就结果了那名倭寇。
众倭寇见同伴被杀,不禁大怒,一起怪叫着挥刀涌向二人。李靖海向水仙花一点头,道:“一个不留!”水仙花见李靖海双目充血,脸上杀气凝重,不禁感到一丝恐惧,浑身一震,随即挥动双刀与李静海双双杀入倭寇阵中。二人武功何等之高,倭寇远非敌手,转眼间四十余名倭寇尽数被杀。
歼灭倭寇之后,李靖海快步走到那名中刀的女子面前,只见她已经是气若游丝,李靖海扶起她,道:“水仙花,快替她止血。”水仙花答应一声,上前来就要替她止血,哪知女子轻轻摇头,双眼只是直勾勾地盯住李靖海。水仙花轻轻摇了摇头,道:“师父,她恐怕是不行了。”女子伸手吃力地指向自己身下,水仙花随即醒悟,小心翼翼的抬起女子的身体,将婴孩抱了起来。水仙花看女子转眼又盯住了自己,忙道:“大嫂,你放心,孩子没事。”女子听说孩子没事,又将目光转向了李靖海,双唇一张一合想要说些什么,却已经没有力气发出声音,水仙花见状,又忙道:“大嫂请放心,孩子我们会照顾,你安心去吧。”说完,那女子微微一笑,垂首而逝。
李靖海见女子死去,不禁垂泪而泣。水仙花见李靖海这般表情,不禁奇怪,心想:“师父与她素不相识,虽说她死的可怜,却也不至于涕泪长流吧?”她哪里知道李靖海之所以哭泣,不过是因为感伤于自己的身世与这对母子相似罢了。水仙花见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于是轻推李靖海道:“师父,不要伤心了,还是先把这位大嫂葬了要紧。”李靖海听水仙花这么一说,回过神来,轻轻将女子放下,对水仙花道:“你说的是。”李靖海站起来,对被二人解救的众人道:“各位乡亲,倭寇已被我二人所杀,你们现在赶快返回苏州城避难,我料倭寇也没胆量敢于攻打苏州城。”众人感于二人救命之恩,陆续上前来向二人道谢,李靖海推辞不敢,道:“各位乡亲,在下还有一事相求?”一老汉走上前来,向李靖海躬身行礼,道:“大侠哪里的话,我等性命皆靠大侠所救,但有吩咐,无所不从。”李靖海忙回礼道:“老人家,在下不敢。这位大嫂不幸惨死,留下这名可怜的婴孩,在下本已答应照顾与他,但此刻在下还要去救援朋友,恐无力照看与他,我想请那位乡亲将此婴孩收养,将他抚养成人,也好告慰这位大嫂的在天之灵。”那老汉又道:“大侠,老汉夫妻二人一直膝下无子,大侠如果信得过老汉夫妇,我们愿意将这孩子抚养成人。”李靖海喜道:“如此,多谢老丈。”水仙花听李靖海这样说,上前来将婴孩递过,老汉身后走上一位老婆婆,将婴孩接了过去。李靖海走到马旁,从包裹里取出了一百两纹银,走过来交给了老汉,那老汉见李靖海给自己银两,忙推辞道:“大侠,这可不敢当。”李靖海将银两塞在老丈的手里道:“老人家不要推辞,老人家替我承担下这个重任,在下感激不尽,老人家理应接受我的这份谢意。”老汉见李靖海坚持,也就不再推辞,道:“如此,多谢大侠了,大侠尽管放心,我夫妇二人定当待他如己出,用心抚养。”李靖海:“如此多谢。”转身又对众人道:“众位乡亲,赶快离开这里,去苏州城避难吧!”众人向李靖海二人跪身相谢,先后起身向苏州城走去。
李靖海看着离去的众人,又看看倒毙的倭贼,不禁唏嘘不已。水仙花见李靖海失神,走上前来,道:“师父,现在该怎么办?”李靖海听水仙花相问,回过神来,道:“我们先把这位大嫂葬了,然后再去找张姑娘。”水仙花一点头,抽出双刀,将一把递给了李靖海,二人一人一把就地挖了一个浅坑,将死难的大嫂葬了。水仙花看了看旁边的倭贼,又道:“师父,这些倭贼怎么办?”李靖海挥了挥手,道:“不必管了,任他们曝尸荒野吧,这也算是对他们的些许惩罚吧。”李靖海说完长叹一声,道:“咱们走吧。”水仙花道:“师父,咱们应该往哪边走啊?”李靖海道:“我看庙西杂草有被踏的痕迹,我们往西去找吧。”
二十五. 红衣女子
李靖海见庙西的杂草又被踩踏的痕迹,于是二人上马向西找去,催马赶了十几里却不见张翠翘的身影,反倒是救了不少被倭寇俘虏的百姓。一晃一个多时辰过去了,却始终找不见张翠翘,李静海的心里不禁紧越发紧张,坐在马上自言自语到:“到底张姑娘去到了那里,难道她倭贼所虏,或者已经遇难。”水仙花见李靖海神色焦急,劝道:“师父你放心,张姑娘心地善良,一定会没事的。”李靖海向水仙花点头一笑,道:“但愿如此,我们继续找吧?”
原来,张翠翘在李靖海离开后就和倚云楼的姐妹们出城来到城南的娘娘庙烧香祈福,不想正赶上倭寇突袭苏州城,被倭寇堵在了城外,张翠翘等人无法,只好找僻静之处四散逃命。张翠翘等人慌乱中向庙西逃去,不想又遇到倭贼拦截,只好又往南走,又走了五六里,张翠翘等人已经累得再也走不动了,只好停下坐地来休息。谁想身后倭贼已追赶上来,此时众人已是又饥又渴,没有了一丝气力,正是上天无门,下地无路,眼见逃不过一死,众人无奈却也只能坐地等死。
转眼间倭贼已经追到众人身边,众倭贼见被围的都是年轻女子,不禁盯着众人淫笑。倭贼头目道:“众位兄弟,今天我等真实运气,有这么多的花姑娘,哈哈,大家今天要痛快地开心。”说完众倭贼已上来各自挑选中意的女子,眼见众女子难逃被倭贼淫辱的命运,这时只听一声娇叱:“住手。”众倭贼抬头,梅林前一名女子持剑而立,众倭贼望着这名女子,不禁痴然僵立,只见这女子一身红衣,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真如那月宫嫦娥,湘水女英。红衣女子见众倭贼一起凝视自己,不禁又羞又怒,又大喝一声道:“众倭贼,尔等赶快放了这些女子,姑娘尚可饶尔等一命,如若不然,定叫尔等死无葬身之地。
众倭贼见红衣女子美若天仙本心有好感,这时听红衣女子出言相斥,不禁勃然大怒,为首的一头领上前淫笑道:“小娘子好大的口气,不如随我回营去做个压寨夫人如何?”红衣女子一听脸上一红,随即峨眉微蹙,道:“好个倭贼,看剑。”说完挥剑杀入敌阵,众倭寇随即也纷纷拔刀围攻红衣女子。只见这女子虽遭多名倭贼围攻,却没有丝毫畏惧之色,脚步轻盈,不停闪越腾挪,上下翻飞,剑法轻灵密而不透。再看众倭贼,刀法虽不见章法,但却凌厉无比,是以两边平分秋色,不分输赢。这时只听倭贼头领道:“先将一干妇孺尽数擒了,送与大头领发落。”说完,只听数人答应一声,撤出战阵,走上前去要擒拿坐在地上的老弱妇孺。红衣女子一听,忙挥剑格开围攻自己的众倭贼的刀,跳出包围圈,飞身跃起落到众妇孺的身前,又与擒拿众妇孺的倭贼战在一起。红衣女子一面挥剑抵挡倭贼的进攻一面对坐在地上的百姓道:“大家赶快退入身后的梅林中,我来掩护,快!”坐在地上的众百姓一听,忙起身,相互搀扶着逃入梅林中。
红衣女子见众百姓都逃入了梅林,长舒了一口气,心想倭贼势众,不宜恋战,因此奋力逼退围攻自己的倭贼,返身也奔入了梅林之中。众倭贼见到手的百姓金银就这样被一个女子轻易劫走,不禁恼怒,一名头领道:“给我进林将众百姓抢回。”众倭贼道:“领命。”说完,倭贼头领带领众手下就要进林追杀众百姓。谁知刚进林,倭贼头领一抬手示意众人停下,道:“大家停下,退出梅林。”于是,众倭贼退出梅林,另一倭贼头领道:“太郎,为何不继续追了,难道你真甘心放走到手的肥肉吗?”那名叫太郎的头领道:“当然不是,你没听人说中土人士都很狡猾吗?我们这样贸然进去,万一中了埋伏岂不是要全军覆没。”另一名头领道:“怕什么,不就是一名女子吗,我就不信她有天大的本事。”太郎道:“中国有句古话‘小心驶得万年船’,一切还是谨慎为好。”另一名倭贼头领道:“那你说怎么办?”太郎道:“大队人马在外等候,你率领几名手下进去探路,有什么情况以烟火为号。”另一名头领道:“好,就依你说的。”随即这名倭贼头领选了几名手下,带好刀具烟火信号进入梅林,太郎则率众倭贼等在林外。
半个时辰后,还不见有人从林中返回,也不见烟火信号,众倭贼等的甚为焦躁。于是太郎又叫过一名小头领来,叫他再领着几个人进林查看,这名小头领随即又率领手下进林。又过了半个时辰,非但不见第一批进林的倭贼出林,第二批进林的倭贼也不见踪影,因此林外等候的倭贼更加着急,太郎还想再派第三批人进林搜查,但此时众倭贼见连着两批人进林后都没出来,不知这林中有何机关,都害怕不敢进林。太郎大怒,拔刀就要处决那名拒绝执行自己命令的手下。就在此刻,身后烟尘滚滚,一对人马迟来,一名倭贼上前来向太郎报道:“禀头领,大当家的亲自率人前来支援。
二十六. 怒斥无情郎
那太郎一听手下说大当家的来了,心里不禁寒颤连连,心想:“自己连一个小女子都对付不了,大当家的一定会严惩自己,这可如何是好?”正在发愁不知该如何向大当家的回禀此事,大当家的已趋马来到身前,太郎无法,只好硬着头皮上前拜见大当家的。只见这大当家的身高八尺,方脸阔口,浓眉斜翘,不怒自威,身骑一匹青葱高头大马,身披薄甲,头戴银盔,脚蹬虎皮短靴,稳坐马上,甚是骄气。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