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又能保证卖的不是毒酒呢,若是殿下因此倒下,那我不就成罪人了。
想到这里,薛景曜攥紧拳头,咬牙切齿道:“殿下,我这就回去把那个畜生抓起来。”
“想必你现在回去,那个人早已不见了,他们既然敢下毒,必然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云延摇了摇头,轻声说道。
“殿下,你知道是谁干的吗?”薛景曜试探性问道。
云延站起身,走到一旁,“很简单,酒是你带的,我倒下之后,你必定是最有问题的。”
“薛丞相或许也会因此被你牵连。”云延静静地看着薛景曜,“那你再想想,发生这一切对谁最有利?”
薛景曜猛然醒悟,“魏王!”
随即又咬牙切齿道:“那个小王......”
或许是自知不能说出此话,又或许是云延狠狠地瞪着他,薛景曜识趣地没有说下去。
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不敢直视云延的眼睛,“那殿下我们要怎么办?”
“总不能就这样忍着吧。”
云延摇了摇头,“当务之急先把这顿酒喝完。”
薛景曜看向远处,福来正带着侍女,将膳食一一摆放着。
待到福来将一切准备好,云延急不可耐地端起酒杯。
这一顿酒他等的太久了。
“对不起,子璨。”云延在心中默念,和薛景曜一起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待薛景曜摇摇晃晃地回到薛府,薛正文已经端坐在正厅,手拿着荆条等着他。
他看着眼前的场景,瞬间清醒几分,咽咽口水。
脑海中浮现方才云延对他的叮嘱,回到薛府便将今日发生的一切告诉薛正文。
于是,薛景曜抢先开口道:“阿爹,今日有人借我之手给殿下下毒。”
听到此言,薛正文手中的荆条摔落在地,眼睛瞪得如铜铃,下巴上的长须都在颤着。
“你说什么?”
薛正文直勾勾地看着他。
薛景曜忍不住又咽了咽唾沫,一五一十地交代了今日东宫中发生的一切。
“该死的!”
薛正文这时也顾不得读书人的修养,面色惨白,恶狠狠地骂道。
听到突如其来的脏话,薛景曜收回正踢着荆条的脚,愣在原地。
“你先回去休息,今日就先放过你。”薛正文这时也没有收拾逆子的心情,对着他摆摆手,便前往了书房。
对于逃过一顿竹笋炒肉,薛景曜心中长舒了一口气。
薛正文带着嫡长子薛景泽一前一后的走进书房。
被父亲突然从香软的被窝中拽起,薛景泽心中不敢充满怨气。
薛正文讲述完今日东宫内发生的一切,见他没有任何反应,忍不住转身看向他。
这一转身却让他眼前一黑,赶忙大声吼道:“回来!回来!”
原来薛景泽不知从哪掏出一根荆条,怒气冲冲地前往薛景曜的房间。
“魏王莫不是把我们当傻子?”此时的薛景泽端正地站在书房中,一脸正经。
只是身后的脚印让他的屁股隐隐作痛。
薛正文看着眼前的长子,又想到没个正行的次子,心中叹了口气。
“今日陛下将荣元正停职,马上又临近春闱,想必他们是想争一争这春闱的主考官。”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薛景泽有些不知所措。
薛正文摇了摇头,“殿下已经有了安排,我们静观其变就行。”
转眼便到五日一次的大朝会。
一应文武都排好了队列。
云延和魏王云熙站在一旁。
众皇子中,除了身为太子的云延,也就只有魏王有这个权利,可以来参加大朝会。
待皇帝身穿素色道袍不紧不慢地坐到龙椅上。
文武百官齐齐躬身:“臣等,参见皇上。”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百官对皇帝的穿着仿佛视而不见。
皇帝自从沉迷修道之后,还是第一次出席朝会,对于这样的皇帝,又能奢求什么。
片刻之后,云逸缓缓说出免礼。
大臣们挺直腰,站在原地。
云逸紧闭双眼,许久之后才缓缓睁开,只是眼眶中的血丝不难察觉他的疲惫,“今日朝会,乃是为了推选春闱主考官。”
简短的话语刚刚落下,礼部尚书廉自怡整整衣袖,走出队列,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太常寺卿赵明博学多才,深谙科举之道,堪当此任。”
他的话音刚落,吏部侍郎张涛便出言反驳,“陛下,赵明固然学识渊博,但近年来他忙于太常寺的事务,恐难以全心投入春闱。”
朝堂之上,重臣们议论纷纷,每个人都为了各自的立场与主张,相互争吵着。
云逸坐在龙椅上之上,看着下方这场激烈的辩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烦躁。
他伸手揉了揉额头,试图缓解那股压抑的不适感。
就在此时,一直低头沉思的云延突然拱手出列,他的声音在喧闹的朝堂中显得格外清晰:
“儿臣认为,翰林学士李文彬才德兼备,学识渊博,堪此大任。”
云延的话音一落,朝堂中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下来。
站在云延身后的云熙皱了皱眉,但也无可奈何。
云逸伸出手,在龙椅的扶手上轻轻敲打着。
在这安静的朝堂中,那敲击声显得尤为响亮,仿佛在敲打着每个人的心弦。
站在最前方的薛正文,从长时间的闭目养神中缓缓苏醒过来。
他睁开眼,对着龙椅上的云逸拱了拱手,“陛下,臣以为李学士才德兼备,堪当此重任。”
就在这时,队伍中突然响起一个略显胆怯的声音,仿佛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一圈圈涟漪。
云熙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惊愕,他仿佛听到了什么令人难以置信的话语,不由得转头望去。
只见京兆尹张刚此刻低垂着头,不敢与云熙的目光相接,声音颤抖道:
“臣也认同太子殿下的看法,李学士学识渊博,品行端正,实乃此任的最佳人选。”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朝堂之上再次掀起一阵波澜。
谁也没有想到,一直与魏王站在同一阵营的京兆尹张刚,竟会在这时选择支持太子。
太子一派的人见状,心中大喜,纷纷趁势向云逸进言。
云逸微微抬起手,掌心向下,轻轻一挥。随着他这一动作,朝堂中原本喧闹的声音渐渐平息下来。
他在朝堂中巡视了一圈,最终落在云延身上。
轻声道:“便依太子的。”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