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长安城的城墙之上,金色的光辉与古老的砖石交相辉映,散发出一种沧桑而庄严的气息。
城墙门口,两扇巨大的朱红色城门敞开着,显得庄严肃穆。
只见一名风尘仆仆的战线传令兵,他身披铁甲,满脸疲惫,但眼中却燃烧着坚定的火焰。他手持一封紧急军报,疾步冲入皇宫,口中高喊着:“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那声音如同铁石般坚硬,充满了紧迫与焦虑。
他一路疾奔,穿过长廊,跃过门槛,那沉重的铁甲发出沉闷的回响,仿佛每一次撞击都在提醒着人们,战事的失利已经刻不容缓。他的脚步急促而有力,每一步都踏得地面微微震动,仿佛要将这紧迫感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随着他的高喊,整个皇宫都沸腾起来。官员们纷纷从各自的府邸中冲出,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惊讶和担忧。皇帝也从御书房中匆匆走出,他的眉头紧锁,目光如炬,仿佛要看穿这紧急军报中的每一个字。
传令兵跪倒在皇帝面前,双手呈上军报。李世民接过军报,手指微微颤抖,他快速地扫过军报上的内容,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
“怎么可能,我大唐10万大军怎么可能败给高丽那小国。虽说当年隋炀帝三征高丽都失败,但我大唐雄兵这些年灭西北奴、突厥,战力岂是隋炀帝时期可比.....这背后定然有其他原因。”
李世民的声音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痛与愤怒。他瞪大眼睛,再次仔细审阅手中的军报,试图从字里行间找出一些漏洞或是误解,然而,每一个字都如同冰冷的铁钉,深深地刺入他的心中。
突然,一名宦官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跪倒在地,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陛下,大事不好了!有人弹劾李将军高丽出兵败北,原因是其贪污军饷!”
他抬起头,扫视着面前那些同样面色凝重的官员们。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要将自已的愤怒和疑惑传达给每一个人:“诸位爱卿,你们如何看待此事?”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颤颤巍巍地站出来,他的声音带着几分颤抖:“陛下,此事关系重大,不可不慎。微臣以为,应立即派人前往前线调查,查明真相。”
另一位年轻一些的官员则显得更为激动:“陛下,高丽国不过弹丸之地,我大唐十万大军竟会败于他们之手,此事必有蹊跷。臣请命前往前线,查明军饷去向,揪出幕后黑手!”
李世民听着他们的发言,心中却是五味杂陈。虽说首次远征高丽失利损失不大,但他深知,这场战争的失利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更是对大唐国威的一次沉重打击。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已的情绪,沉声道:“诸位爱卿所言极是。此事关系到我大唐的颜面与威望,必须彻查到底。朕决定,派遣御史台官员前往前线,彻查军饷去向,揪出所有涉案人员,无论其官职大小,一律严惩不贷!”
官员们闻言,纷纷跪倒在地,高呼万岁。李世民摆了摆手,让他们退下,独自留在了空旷的宫殿中。
他站在窗前,目光远眺,心中却是波涛汹涌。他想起了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想起了他们曾经的誓言和信念。如今,这一切却都化为了泡影,让他如何能够接受?
李世民暗道:“李他怎么可能?他怎么敢?”
李世民眉头微皱,但脸上却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心中暗道:“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了。”
李,这个曾经跟随自已南征北战的忠臣,如今却成了他布局中的一枚棋子。他知道李并没有贪污军饷,但这次,他要借这个机会让徐缺回长安,看看这个所谓的天命之子会如何应对这场危机。
想到这里,李世民挥了挥手,示意宦官退下,然后召来了自已的心腹大臣,开始对高丽兵败之事进行商议。
北荒城文澜书院,徐缺已开始着手回长安。
他收拾了起行囊,准备启程回长安。李白见状,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李小弟,此去长安,你可要小心行事啊。那李世民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徐缺笑了笑,说道:“白兄放心,我自有分寸。”
说完徐缺从怀中取出QQ玉简通讯神器,对李白等师兄弟把QQ通讯神器解释一番后,让李白、韩愈等人将一丝元神注入玉简之中,徐缺元神进入玉简,验证通过李白等人加为好友,归入同事一栏。
突然发现武媚的元神在跳动。
徐缺那个激动,简直无法言语,就如同多日未饮母乳的婴儿,突然见闻到母亲那熟悉吸吮感觉。———久旱逢甘露。
他立刻点了那闪动的元神,原来只是武媚的留言。
“缺哥哥,媚儿很想你.......我们一家安好,原谅媚儿长久未联系哥哥,我很想,但却不能......,媚儿真的......很想很想你,我们约定的,八荒天才大战,我一定会来找哥哥的,一定要等媚儿!”
“这小妮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一家人安好,也就是说她的母亲已经被救下,但为何又不能来找自已呢?难道被胁迫?还是......”徐缺思索着。
就在这时,李白好奇,也通过元神进入到QQ玉简当中,就这样徐缺的思绪被拉回了现实。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小师弟,你这QQ神器也太神奇了吧!这里的一切和外界简直一模一样啊!你不是说这里面的环境还能随着你的意念变动吗?来来来,给为兄变一个星辰日月图。”
“好!就依大师兄所言。”
转瞬间,玉简空间就从一副明亮的山河锦绣图变为了日月星辰。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情不自禁的吟上了两句。
“诗仙就是诗仙,金句张口就来。”徐缺暗道。
“大师兄,厉害!要不我们还是出去吧!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日后我回长安,大师兄可通过玉简中的元神联系我,千里之外,依旧可闻可见。”
两人出玉简后,徐缺突然道:“白师兄、韩师兄,这段时间,我看北荒的灾民越来越多,以前我和胆叔从长安至北荒,一路上也见到了无数的饥民,大唐的粮食真的如此稀缺吗?”
“李小弟,你出生官宦世家,自然不知农事,我大唐农事相比以往朝代已经很不错,但依旧难逃饥荒,只因粮产太低,粟和麦亩产一旦是常事。”李白回答道。
“确实如此!”韩愈接着道。
“李小弟,怎会突然说起灾民一事?李小弟天纵奇才,难道有破解灾荒之法,我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尽管我们省吃俭用,对灾民的帮助依旧杯水车薪。”
“各位师兄,小弟我确实知道有几种粮食作物能够破解灾荒,但......”
\"李小弟,但什么,你继续说,只要能破解灾荒,我等定尽全力完成。\"
“师兄们如此大义,那小弟我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在我离开北荒后,我希望师兄们去一趟南美洲。”
李白等师兄们一脸懵逼道:“李小弟,李开什么玩笑,为兄我也是游历了大唐各处,从来也没听说过什么南美洲之地。”
“白师兄,小弟我没开玩笑,在彼岸的远方,有一个很大的岛屿,比大唐要大,那个地方有几种农作物产量相当之高,可亩产千斤,小弟我现在就把地图划给师兄。”
在徐缺将要离开书院的几天,他将地图、土豆和红薯的画像以及特征、还有横渡大洋的注意事项告诉了李白等人。
徐缺原本只是打算让李白等人去碰碰运气,因为从他的认知中,土豆和红薯都产自南美洲,他也不确定穿越后,这个世界是否有所变化。
然而,日后徐缺怎么也没有想到,大唐的命运也就因为这碰碰运气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一切安排妥当后,徐缺也独自启程回长安。
那里,有大事发生。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