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轮转,春去秋来。
万里晴空之下,东方的“耶路撒冷”冈仁波齐,巍然屹立!
这座神圣雪山,在婆罗多与藏区的诸多典籍中,有着“世界中心”的美誉。
帝释天仙人(张仪)踏足这片圣域,是想借贵宝地,铸就传说中的丈六金身。
传闻,此等金身,一般为“丈六、丈八”两种,唯有佛陀可证,且不以尺寸论成就高低。
且说、张仪聆听释迦牟尼讲新法——四圣谛、八正道、三法印、缘起性空等,将一身佛学彻底融为一炉,加之其化身所积累的无量功德,如今的他,仅需离开婆娑世界,即可证得: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外,他虽非佛陀,但却拥有着可与佛陀相媲的金仙道果。
他寻思着,即便修不成丈六金身,那也可以另辟蹊径,修出类似的法门。
张仪之所以如此急于求成,实则与他的阿赖耶识(类似)有关,随着佛法的日益精深,他心中莫名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
未来,他或许将面临一场足以危及生命的大恐怖!
他曾试图运用佛门六通窥探天机,但却发现自身未来笼罩在一片混沌溟濛之中,似被一只无形的大手遮掩,无法窥其究竟。
因此,为了防范于未然,他才决心尝试修此神通……
【诗云】:
“丈八金身映日辉,慈悲为怀渡众生。 菩提树下悟真谛,莲台座上显神通。法轮常转普照世,智慧如海洗尘心。 金刚不坏身自在,福寿无量照古今。”
在冈仁波齐之巅,张仪成就不灭金身,放大光明,映照诸天。
彼时,龙凤麒麟呈祥瑞,百灵频伽会夜莺,优钵罗花齐开遍,佛国土内颂梵音。
“虽非真正的丈六金身,但在威能上却尤胜三分……”
“天尊即世尊,就暂称其【天尊不灭体】好了。”
张仪心中敲定宝体之名,方才收了神通,忽然间,一声嘹亮凤鸣入耳,空间随之扭曲变化,待一切归于平静,他人已被神禽吞入腹中。
遭此变故,张仪却镇定自若,他以神力护体,打量四周。
随后,他在神禽胃中部区域驻足,眸中闪过异色,轻咦一声:
“九曲黄罗伞?”
“玉如意!”
就在他前方不远处,一柄紫金华盖悬浮于空,其下,一对玉如意散发着玄之又玄的七宝妙辉。
因缘际会,神器择主,三件法宝有灵,自动向他飞来,环绕其身。
“可惜,这至宝如意本应有六,合称‘六法如意’,为无上器,就是不知其余如意今在何处?”
“至于这黄罗伞,其特性:万法不侵,却不知相较大梵天王的‘生主莲台’又如何?”
不多时,张仪收了法宝,挥掌如刀,破腹而出,他俯瞰下方的神禽孔雀,以【掌中佛国】,衍须弥芥子,将孔雀摄入掌中。
“你这孔雀,真是好生大胆,竟敢将本座吞入腹中!”
“若是换作以往,本座定然将你就地打杀,令你形神俱灭不可。”
“然、上天有好生之德,本座今有得宝之兴,便镇压你五百春秋,愿汝好生反省。”
说罢,张仪轻轻一翻手,只手遮天,欲将这头孔雀直接封印。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致远,且慢动手!”
神识传音萦绕耳畔,张仪随即停下手上动作,转将视线投诸天际。
在云端,一位宝相庄严的菩萨骑着青狮,周边祥云缭绕,正朝这边飞来。
“哦?”
“原来是文殊。你何时进入的婆娑世界?”张仪凝视着来人问。
文殊师利飞至近前,方说:
“在你进入婆娑世界后不久。”
“不过,期间与波旬多次交手,受了些伤……”
闻听此言,张仪心中豁然开朗,诸多疑问得以解答。
譬如:
波旬为何没有在特利悉那等三女失败之后,立刻来袭?
原来,是被文殊师利所牵制。
旋即,张仪不再多想,转言又问:“文殊,你为何要阻止我封印这头孔雀?”
文殊师利手执青莲,拈花一笑,“因为,这孔雀与诸佛菩萨、与你之间皆有大因果。”
张仪轻“哦”一声,拱手道:
“愿闻其详!”
文殊师利如是说:“佛经有云:‘彼金曜孔雀王忽于一时忘诵此佛母大孔雀明王陀罗尼……’”
“‘被缚之时忆本正念,即诵如前佛母大孔雀明王陀罗尼,于所紧缚自然解脱。’”
“眼前这只孔雀,正是佛母大孔雀明王陀罗尼的神格化。”
“陀罗尼咒能生佛地功德涯;佛母,代表法,即空性,为般若,为诸佛菩萨母……”
“此外,致远,你不妨用宿命通探查这头孔雀的宿命因果,届时自会明了一切。”
此前,张仪行径果决,确实未曾细究这只孔雀的本源。
如今,他施展宿命通,对着孔雀进行探查后,不由愣住了。
这孔雀,不仅是陀罗尼咒化形,竟然还是他母亲宝月光王后……的一道化身?!
就在这时,一旁的文殊师利从旁取出三朵金色优波罗,提议:
“致远,这神圣孔雀与你有缘,不如将她带在身边,悉心教导,助她早成正果。”
“至于这三朵功德金莲,是你之前助力佛门的谢礼,望你能够收下。”
功德金莲,诸佛菩萨功德所聚。
一朵,可助人成就罗汉果;
三朵,菩萨果;
五朵,佛果。(*私设)
可谓:弥足珍贵!
张仪没有拒绝,他轻轻抬手运掌一推,将这些金色优钵罗,悉数打入孔雀体内。
得到功德之力洗礼,孔雀随之化形,其样貌,竟与张仪的母亲宝月光王后有着六七分相似!
“孔雀,你既是佛母,又是我母后宝月光的化身……如今,我助你成就菩萨果,不知、你是否愿意跟随在我身边,精研佛法,以求无上正果?”张仪问道。
化形后,孔雀明王的灵智彻底开化,今闻大神通者之言,对她来说,无异于喜从天降,她又岂会不愿?
孔雀明王诚心礼拜,道:
“尊者,我愿意。”
随后,孔雀大明王菩萨被张仪安住在他的内天地,并传诸予佛法。
一切事了,张仪与文殊师利并肩同行,穿梭于婆娑世界其他时间节点,去寻找婉衿和妙善……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