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比在朱雀大街如火如荼地进行,围观者的视线,大都聚焦在张仪与另外一人身上。
这仪表不凡的青年,名曰天权子,乃斗姆之子,天皇、紫微胞弟。
此刻,他与张仪在对联上展开较量,你来我往,高下难判:
「烟锁池塘柳」
「桃燃锦江堤」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长圆」
「……」
他们每对出一个对子,便迎来周围一阵喝彩,仿佛,台上之人就是围观群众自已一般。
不过,随着比试进行,张仪心中渐生焦虑,他感慨于天权子才华横溢,文学底蕴深不见底,自已若不是有着通过他心通获得的未来知识傍身,怕是早已落败。
就在这时,负责文比事宜的董、许两位仙子,望着此情此景,忙用神识商议。
若按当前势头,以“那二人”的才能,怕是对到蟠桃宴结束,都未必能分出胜负!
“咳咳~”
许飞琼走上前来,轻咳一声,盈盈一礼:“二位公子,文比通常于子时前结束,此轮不若以平局收场,二位在最后一轮比试中,再决胜负如何?”
张仪与天权默契相视,眸中战意颇盛,天权子抢先一步说:
“既然如此,那便应飞琼仙子之请,改在策论中决一胜负。”
“张兄请。”
“天权兄请!”
天权子作为北斗星神中最具智慧的代表,张仪能与他斗个旗鼓相当,实令他大加赞赏。
随后,二人应许飞琼之请,走向一侧桌案,其上摆着笔墨纸砚,纸上写着策论议题:
【发展昆墟之道】
见状,张仪沉思片刻,方才提笔写道:
《可持续发展论》
然后,他奋笔疾书……
一个时辰匆匆而过,张仪结合昆仑墟现状,在纸张上洋洋洒洒,写下一万余字,这才将毛笔搁在玉质山叉上。
几乎同时,天权子也放下了笔,他检查一番,转眼看向张仪。
两人相视,默契一笑。
须臾,承载着两篇策论的纸张飞起,没入突兀出现的时空裂隙。
见状,围观者反倒习以为常,只因今天是文比最后一日,前两日文比亦如此。
几乎同时,西皇宫,侧殿!
一个四六年华、雍容华贵的美妇,坐在鸾椅之上,那些写着策论的纸张,化作两卷玉册,落于青玉案上。
她神念一动,一卷玉册悬至面前,自动展开。
她慵懒地斜倚着鸾座,百无聊赖地坐正身子,一双贵气难掩的凤眸,扫向玉册上的策论,轻语道:
“原来是斗姆家的六小子,当真顽性难改,明明有着请帖,还与其他人争个什么机缘……”
“不过,究竟是何人令他心痒难耐,不惜亲自下场?!”
念此,她玉手一推,这卷玉册自动合上,落于桌案,另一卷玉册飘起,缓缓展开。
“张仪?!”
“与琼儿(婉衿)认识的那人,倒是同名同姓。”
“不过,应该不是他,毕竟,听南宫回禀:那人一介凡人。怎么可能一月不到,从梁州赶到昆仑?”
“咦!”
“这篇策论倒是见解独到,有许多地方可供参考,水平尚在六小子之上……如此,就定他好了。”
初看时,她还不以为意,越往后看,她越加欣赏。
不久,朱雀大街上的许、董两仙子得到结果。
董双成凭空取出一张紫金请帖,在上面录入张仪的名字,然后,她端着用于盛放请帖的琉璃托盘,莲步轻移到其面前,她眸如星月,浅笑嫣然:
“恭喜张公子,取得今夜文比头名。”
“多谢!”张仪郑重接过请帖,分别向董、许两位仙子作揖言谢,他看了眼请帖,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请帖是公子凭借自身才学所得,公子无需如此,”董双成微微一笑,随后,她与许飞琼收摄了文比摆设,乘着五彩祥云而去,“各位,本届文比已经结束,大家都散了吧。”
待她们离去,不少人望着张仪手上请帖,目光炙热,心中唯留艳羡。
在这里,可没人敢坏了西王母定下的规矩,何况,他们可不叫张仪。
这时,天权子走了过来,爽朗一笑:“恭喜张兄拔得头筹,不如你我到仙鹤楼小酌,权当庆贺。”
张仪见他热情相邀,也不好拒绝,于是半开玩笑说:“正有此意,不过,张某尔尔凡人,囊中羞涩,此去仙鹤楼还需天权兄请客。”
“那是自然,张兄请。”
天权开怀一笑,展臂一侧开道。
“天权兄,请。”
两人并肩而行,朗声言笑,朝着仙鹤楼方向步去。
不久,仙鹤楼内。
天权子道:“我曾为此楼作有一诗,还请张兄品鉴。”
“诗曰:白日依山尽,赤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张仪由衷赞道:“好诗,上一句写登高所见……今闻天权兄诗词,张某心有所感,也来赋诗一首。”
天权子兴致盎然,“噢!愿闻其详。”
张仪随之吟诵,“诗名:《登仙鹤楼》。”
“诗云:昔人已乘仙鹤去,此地空余仙鹤楼……晴川历历玉阳树,芳草萋萋鸾凤洲……”
天权子听完,不禁拍案叫绝,“张兄真大才也,这首《登仙鹤楼》实可当得古今第一状景诗,未来怕是都难有与之相媲者!”
张仪被捧得心中发虚,正要“自谦”两句,岂料,楼层兀然一晃,就连杯中酒水,都被晃出些许。
二人忙起身,走到窗边,朝着西皇宫望去,唯见视野中,一道九色光柱冲天,上空仙蕴交织,云雷变幻。
且说稍早些,
西皇宫,紫府殿。
此殿为九天玄女所居,斗姆、骊姥等大能,皆在殿外翘首以盼。
她们在等待,亦在期待,期待着九天玄女开辟一个前无古人的创举,即:
超脱仙道,逆反先天,成就道母。
览道经可知:仙道绝巅,被称作——天仙、真人等。
修炼至此,意味着修行到了尽头,今后、哪怕再怎么修炼,也只是法力上量的提升。
然而道神,却能无视这种限制。
同样的,道之母\/太上无极大道之母\/无上正真无极大道之母,亦可无视这种限制。
九天玄女生来便是天仙,但却非道神,困于此境不知多少年月。
她为寻求更进一步,后向西王母求得太一,将之吞入腹中,试图重新育道,成就道母之躯。
太一即道,生于地辟之前,诸天时代。
王母为天地之母,神王帝主之母,亦诞生于此时。
太一无意识,后为西王母所得,今转至九天玄女之手……
言归正传。
回观紫府殿内。
一颗充斥着太一祖炁的光团,从九天玄女腹部飞出,一分为三。
中等的那颗,化作流光,从人间飞到仙境太皇黄曾天,沿途螺旋飞越余后三十一重天,途径三清境,直至虚皇天方才止却。
然后,光球化生出五个孩童模样,祂们双眸紧闭,抱元守一,似在修炼,又似在沉睡。
稍后,最小的那颗光球,一分为三,分别飞往三个方向:
其一飞向徐州李姓人家,其二飞向昆仑浮黎国乐镇,其三飞向昆仑绿那玉国洪氏之腹。
最大的那颗光球,化作一柄玄妙神辉包裹的道幡,此神兵有灵,破碎虚空,竟朝仙鹤楼飞遁……
未几,九天玄女道体始成,祂睁开凤眸起身,心中百感交集,短时放下杂念,忙朝西王母敬拜:“谢陛下赐道之恩!”
“南宫,你本为帝父兵戈统御之力所衍,无量劫来,护卫在本宫左右,现成道母,今后行半礼即可。”西王母隔空将她托起,留下一句话后,身影消失不见。
事后,西王母下旨,赐玄女尊号:
太上无极大道母南宫紫府上帝九天玄祖大天尊!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