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八十一难经》第十二难:脉象与五行生克的奇妙“舞蹈”
原文登场
《黄帝八十一难经》第十二难原文:“曰:经言五脏脉已绝于内,用针者反实其外;五脏脉已绝于外,用针者反实其内。内外之绝,何以别之?然:五脏脉已绝于内者,肾肝气已绝于内也,而医反补其心肺;五脏脉已绝于外者,其心肺气已绝于外也,而医反补其肾肝。阳绝补阴,阴绝补阳,是谓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
开场趣谈
嘿,各位中医知识的“追光者”们!咱们又在《黄帝八十一难经》的奇妙探索之旅中相遇啦,今天要征服的是第十二难。这《黄帝八十一难经》就像一座神秘的中医智慧城堡,每一难都是城堡里的一扇独特大门,而这第十二难,讲的是脉象与五行生克在中医治疗里的微妙关系,简直就是一场身体内部的“奇幻舞蹈秀”。大家都凑过来,听我把这其中的门道,像讲故事一样讲给你们听。
脉象里的“求救信号”:内外之绝的秘密
五脏脉绝于内:肾肝的“低声呼救”
“五脏脉已绝于内者,肾肝气已绝于内也”,这就好比人体内部的一个“秘密情报”,告诉咱们肾脏和肝脏的气在身体内部已经快“弹尽粮绝”啦。肾脏和肝脏就像人体的两个重要“能量站”,它们默默地为身体提供各种必需的“能量”。当它们的气快要耗尽时,就像能量站快没燃料了,这时候身体就会通过脉象发出微弱的“求救信号”。
想象一下,肾脏和肝脏就像两个勤劳的矿工,一直在地下为身体挖掘和储存珍贵的“能量矿石”。可是突然有一天,矿脉快枯竭了,矿工们的力气也快用完了,它们只能通过脉象这个“传声筒”,发出微弱的信号:“我们快不行啦,快来帮帮我们!”
五脏脉绝于外:心肺的“无力呐喊”
“五脏脉已绝于外者,其心肺气已绝于外也”,这又是另一种情况。这次是心肺的气在身体外部快要耗尽了。心肺在人体里就像两个活力满满的“大喇叭”,负责把氧气和营养物质“广播”到全身。但当它们的气不足时,就像喇叭的电量快没了,声音越来越小,通过脉象传递出的就是它们“无力的呐喊”。
把心肺想象成两个在广场上大声宣传的志愿者,本来声音洪亮,能把消息传遍每个角落。但现在,电池快没电了,声音变得微弱,只能靠脉象这个“扩音器”,艰难地向外界传达:“我们也快撑不住啦,谁来救救我们!”
治疗的“陷阱”:实实虚虚的错误舞步
阳绝补阴,阴绝补阳:混乱的“治疗舞步”
“阳绝补阴,阴绝补阳,是谓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这里就讲到了中医治疗中容易出现的“大坑”。当人体出现阳气快要断绝,也就是像心肺气绝于外这种情况时,医生如果错误地去补阴气,比如去补肝肾;而当阴气快要断绝,像肾肝气绝于内的时候,医生却反过来补阳气,去补心肺,这就好比在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中,舞者完全跳错了舞步。
这就像一场足球比赛,守门员明明已经累得快倒下了,教练却还让前锋去休息,让守门员继续加练,这不是雪上加霜嘛!在人体的“健康战场”上,这种错误的治疗方法,不仅不能帮助身体恢复,反而会让虚弱的地方更虚弱,强壮的地方更过度强壮,让身体的阴阳失衡更加严重。
如此死者,医杀之耳:错误治疗的“惨痛后果”
“如此死者,医杀之耳。”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这种错误的治疗方法真的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本来患者的身体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摇摇欲坠的小船,医生就像舵手,正确的治疗应该是帮助小船调整方向,驶向安全的港湾。但如果舵手判断失误,把船驶向了更危险的方向,那小船很可能就会被暴风雨吞噬,患者的生命也就可能因此而消逝。这就提醒医生们,一定要准确判断脉象传递的信息,不能跳错了这关乎生死的“治疗舞步”。
深入剖析:五行生克与脉象治疗的“内在旋律”
五行生克:身体的“内在秩序法则”
在中医的理论里,五行生克就像身体这部“大机器”的内在秩序法则。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是相生的关系,就像一条互相帮助的“生命链条”。而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是相克的关系,就像一种平衡机制,防止某个部分过于强大而破坏整体的和谐。
肾脏属水,肝脏属木,心肺属火。当肾肝气绝于内时,按照五行生克,水不能生木,木就会变得虚弱,这时候应该想办法补充肾水,让水生木的链条恢复正常。而心肺气绝于外时,火失去了正常的滋养,就像快熄灭的火苗,这时候应该补充心肺之火,而不是去补其他不相干的脏腑。
脉象与五行的“默契配合”
脉象就像是五行生克在身体表面的“代言人”。通过脉象的变化,医生可以解读出身体内部五行生克的情况。比如,当肾肝气绝于内时,脉象可能会表现出一种虚弱、无力的状态,就像在悄悄地告诉医生:“肾脏和肝脏的气不足啦,五行生克的链条在这一环出问题啦!”医生根据脉象提供的信息,结合五行生克的理论,就能准确地判断出应该如何调整治疗方法,让身体的阴阳恢复平衡,重新找回健康的“旋律”。
生活中的“中医智慧”:避免错误,呵护健康
了解身体,做自已的“小医生”
咱们普通人虽然不是专业的医生,但也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中医知识,了解自已的身体。就像了解自已的爱车一样,知道各个部件大概是怎么工作的,出了问题能大概判断出方向。比如,当感觉自已腰膝酸软、容易疲劳,这可能是肾脏的气有点不足了,就像前面说的肾肝气绝于内的一些轻微表现。这时候,咱们就可以调整生活习惯,多休息,吃点补肾的食物,像黑芝麻、核桃之类的,给肾脏这个“能量站”补充点燃料。
正确就医,选对“健康舵手”
当身体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时,一定要找专业、靠谱的医生。就像要找一个经验丰富的舵手来驾驶咱们健康的“小船”。在就医的时候,要详细地向医生描述自已的症状,帮助医生准确地判断脉象传递的信息。千万不能病急乱投医,不然就可能遇到那种跳错“治疗舞步”的医生,让身体的状况雪上加霜。
顺应自然,遵循身体的“生物钟”
中医讲究顺应自然,这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原则。就像四季的变化,每个季节都有适合做的事情。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咱们可以多出去走走,感受大自然的生机,让身体的阳气也跟着生发起来;冬天就要注意保暖,早睡晚起,养精蓄锐,就像给身体的各个“能量站”充电。这样遵循自然规律,也能帮助身体维持阴阳平衡,减少出现脉象异常和脏腑气绝的情况。
实战案例:老张的“看病经历”
老张的病症初现
老张最近总觉得浑身没劲儿,心慌气短,稍微活动一下就喘得厉害。他一开始没太在意,觉得可能是最近干活累着了。但过了几天,症状不但没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了。
错误治疗,病情加重
老张去了一家小诊所,医生简单问了问症状,也没仔细把脉,就判断他是肝肾阴虚,开了一些补肝肾的药。老张吃了几天,不但没好,反而觉得胸口更闷了,心跳也变得更乱了。这就是因为医生没有准确判断脉象,跳错了“治疗舞步”,本来是心肺气绝于外的问题,却错误地补了肝肾,导致病情加重。
正确诊断,重获健康
老张感觉不对劲,赶紧去了一家大医院的中医科。医生仔细地给他把脉,结合他的症状,判断出是心肺气不足,属于心肺气绝于外的情况。于是医生开了一些补心肺之气的药,还叮嘱老张要注意休息,适当运动。老张按照医生的嘱咐服药和调养,没过多久,症状就逐渐减轻了,身体也慢慢恢复了健康。
唠到结尾
好啦,各位朋友,这《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第十二难咱们就唠完啦。您看,中医里的这些知识是不是既有趣又实用,就像一个充满智慧的宝藏库,等着我们去挖掘。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了解,能对脉象与五行生克在中医治疗里的关系有更清楚的认识,在生活中更好地呵护自已的身体。说不定哪天您也能成为身边人的“健康小顾问”呢!愿大家都能健康快乐地生活,咱们下次再一起探索中医的其他奥秘!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