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急忙同大胡子押着山货去三里街赈灾仓库。拉车的车夫道:“这个得给我一两银子。”
“又没有让你卸车的,怎么要多一两银子?”大胡子道。
“这就不对了,不是说好的吗?如果拉到地方县老爷不肯收下,,再换个地方都要加银子的。”
“也罢也罢,不跟你计较,再加你半两,你赶紧把我们这送货拿到赈灾仓库。我们有重要的事要办。”
“好呢,算我倒霉,但这些山货都是赈灾之用,就不计较了。”车夫恼怒的说道。
不一刻的功夫,大车缓缓地停在三里街陆州县衙赈灾仓库的旁边。
“还愣着干嘛?还不赶紧帮忙卸货。”那车夫说道。
“我们可以帮你搭把手,但是请你把话说的好听点儿。你就拉这么点货,这么近的距离,居然要三两银子。你就不怕县太爷来找你的麻烦?”大胡子道。
“我是一介草民。也是一个拉车的车夫。那县太爷跟我有何关系?我又没有犯法。”车夫振振有词地说。
“赶紧吧,这个可是老百姓的一点心意。”
“拉倒吧,这些山货野味,都是陈帮主自已掏银子买的。你看这鹿茸还有这老参,那个不是价值不菲,老百姓那舍得享用。再说这大旱几年。山里的老百姓也是叫苦连天。可他们却没有办法,山货根本没办法运出来。当然没有钱他们也买不到日常所需之物资。”
“就这样,这县太爷夫人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么好的东西也放赈灾仓库,即使发下去老百姓也无法享用啊。”水生道。
“或许在夫人看来,这些都是正常物品,没有什么享用的价值。我们老百姓不光吃不饱,穿不暖,虽然是老百姓生产的,但却无法享用这些贵重的东西。反过来就是:满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大胡子道。
“站住,你们是干嘛的?”一个兵卒上来阻止。
“请问这位兵爷,赈灾仓库在这里吗?”
“正是,你们这拉的山货是来送库的吗?”
“你们有没有陈老爷的批条啊”。
“这个倒没有,是陈夫人叫拉来的,县老爷去勘察水情去了。”
“夫人也没有什么交代吗?”那小兵道。
“夫人当时什么都没说,只是叫拉到这赈灾仓库里来。”
“好了,跟我来吧”。士兵带路,穿过正街,朝巷口走去。突然看见一副大门,门高二丈,左右各一开,两边各派四名带刀的护卫把守,莫非这就是陆州的赈灾仓库,偌大的仓库更是横跨两条巷子。
“车夫不用进来,捐主进来一位帮忙签字登册。”那士兵严肃地说。
“我的车,我怎么不能进。”车夫道。
“大胡子,你进去吧,好好造册啊,事成有功陈帮主会有赏钱的。你也可以多长些见识,日后会有帮助的。”水生道。其实水生也是想进去的,不但可以增长知识,更能够接触官家。奈何水生才疏学浅,并不能胜任。
“拉车的,公家还能要你这破板车。你在外等着,货卸完货就可以走。”
大胡子随着衙差进了仓库,偌大的仓库早已装的满满的,中间留了一条可以让大车行走的过道。各种物品摆放整齐,镶嵌在仓库的各个角落,都说赈灾物资贫乏,原来都在仓库里啊,有面粉,有大米...有孩童的衣物...大仓库的里头,还有小仓库。
“你在看什么?赶紧来帮忙造册,知道多了对你不好。大胡子被吓的尖叫起来。
只见那位士兵拉着大车朝小仓库方向去。
赶紧过来签字造册。你们这物品都有些价值,我直接开给你,签字完事就行了。大胡子仔细看了造册的名称,这不快乐涌上心头:水果萝卜⁽野山参⁾,20跟,清茶⁽瓜片茶⁾100公斤...物品被替换的五花八门。
终于车出来了。“车里的物品被替换了,我们这些山货不知道谁会受益。”大胡子道。
“我们送到就是了,至于谁享用吗?我们也管不着。”水生道。
时间还早,大胡子兄弟,能不能陪我一起去一趟城北十里铺,我想去见一见秀玉妹妹。
可以啊,反正这里过去也没有多远了。去完十里铺我们正好再往水运社赶。这样既不耽误出行,又不耽误去探望秀玉。
这是不错的选择,如果迟了,陈帮主也一定会等我们的,你也大可不计较。
“咚咚咚,家里有人吗?”一位老者前来开门。
“你们是?”老人问道。
“我们来找你孙女秀玉的。”水生道。
恍惚中这位老者认出了水生。搭住水生的肩膀道:“小伙子,腿好了吗””基本痊愈了。”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