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历的丁巳年腊月二十四,这一天乃是北方的小年,处处洋溢着喜庆与期待交织的氛围。然而,在这看似寻常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一场关乎人类未来命运的巨大变革。因为此时,距离那神秘而又至关重要的天道升空仪式,仅仅还剩下六天的时间。
世界各地对于太空生活门票的争抢,自冬至开始就从未停歇,人们趋之若鹜,队伍蜿蜒如龙。微子科技大厦,这座承载着无数希望的建筑,总计能够容纳 5 万人。
然而,现实情况却令人倍感无奈与唏嘘,光是华夏的科研团队和重要官员以及家属,便已经占据了其中的 1.5 万人。而剩下的几万人名额,要么被预留给了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基建工程师们,他们用汗水和智慧为未来的太空生活奠定基础;要么则留给了世界各地腰缠万贯的土豪,他们凭借着财富的力量试图为自已和家人争取到一张通向未知太空的珍贵门票。
“小年快乐,李明!”邓凯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神情略显疲惫但眼中仍透着喜悦,拨通了远在月球的好友李明的通信。
他轻轻把智能表稍稍放在远一点的茶几上,随后,一道柔和的光芒闪烁,李明在月球科研站的全息投影瞬间出现在眼前。李明身着白色的科研制服,脸上带着微笑,周围是一片充满科技感的仪器设备。
“哈哈,老邓,同乐同乐!我这边可忙得很呢。”李明的声音清晰地传来。
邓凯靠向椅背,放松了一下身体,说道:“能想象得到,你在月球上的工作可不轻松。对了,再过六天就是除夕了。”
李明一边整理着手中的资料,一边回答道:“是呀,时间过得真快,这里的一切都很安静,不过因为工作,也没太多时间去感受特别之处。倒是很想念蓝星上的热闹和家人做的饭菜。”
邓凯深有同感地点点头,说:“你可别说了,我在这边也是忙得晕头转向。但不管怎样,咱们都在为了梦想努力,不是吗?”
李明停下手中的忙碌,笑了笑说道:“听说智联国最近一直很招人恨啊?还有还有,3万张门票,你是打算全送来月球么?”
邓凯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智联国那些小动作确实招人厌烦,不过咱们也不能被他们干扰。至于门票的事,太简单了,通过数字身份登记进行摇号发放。主要还是避免出现内鬼,所以上头的官员一直在审核。”
李明挑了挑眉,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希望能公平分配吧,毕竟这关系到太多人的未来。对了,我在月球这边发现很多高轨道无人机,那些是你们安排的吗?”
邓凯坐直了身子,表情变得严肃起来:“那是智联国的高轨道无人机,很显然他们打错算盘了。”
李明轻叹了口气:“哎,不说这些烦心事了,你在蓝星上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有趣的事?”
邓凯嘴角上扬,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有趣的事倒不多,不过上个月一位科研大佬的加入,打开了我对人造生物的新认知。”
李明眼神中充满期待:“那太好了,详细跟我说说。”
邓凯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在分子折叠生物技术表现非常卓越,他为意识体设计了一款新的生物载具名叫灰影,头和眼睛都大大的,但身材非常矮小。我习惯叫它’小灰人’。”
李明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哇,这听起来太新奇了!那这个‘小灰人’有什么特别的能力或者用途吗?”
邓凯兴致勃勃地继续说道:“它虽然身材矮小,但是思维极其敏捷。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收集各种数据。而且它的大眼睛可不是摆设,具有超强的视觉感知能力,能捕捉到细微的变化和隐藏的信息。”
李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脸上满是钦佩之色:“真是不可思议,那它的研发过程一定充满了艰辛和挑战吧?”
邓凯端起水杯喝了口水,润了润有些干涩的嗓子,缓缓说道:“小灰人的设计初衷是具备多环境用途,当初我也曾劝过他不必弄得如此复杂,毕竟这会大幅增加研发的难度和工作量。但他本人却异常坚定,始终坚持要设计出能适应多环境多生态的完美载具,那份执着和热情真是令人动容。”
李明不禁赞叹道:“这样的载具 DNA 链岂不是极其复杂?他又是如何避免遗传信息在繁衍过程中丢失的呢?”
邓凯深表赞同,表情严肃地解释道:“这就有的说了,他当然也充分考虑过这个关键问题。所以,最终决定‘小灰人’只能通过克隆的方式来培育,也就是从细胞开始培养,一直到最终成形。这种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确保遗传信息的完整性,使其不会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端粒丢失或变异的情况。”
李明眉头微蹙,接着问道:“你是说’小灰人’无法自行繁衍?不过这也符合载具这个词的基本含义,倘若能繁衍,那这些生物载具直接烂大街了。”
邓凯托着下巴,沉思片刻后回答道:“你说得对,’小灰人’的前身——幽影就非常离谱,自繁衍能力是一周,而且还是以光合作用提供养分。当时贝加尔国的幽影入侵简直可以用下饺子来形容……”
李明瞪大了眼睛,惊讶地说:“天呐,那后来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邓凯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那可是一场艰苦的战斗。各两联合起来,投入了大量的科技力量和军备资源。最后发现对方竟然是江哥的孩子。”
李明皱着眉头问道:“啊?还有这种事?”
邓凯点点头说:“江宇这孩子在智联国受了很多委屈,他痛恨鬼智轩改造他对他造成心理和身体上的折磨,最后决定里应外合才结束了那场战争。”
李明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小灰人’的出现,是不是也是为了防止类似幽影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
邓凯点点头:“没错,‘小灰人’的设计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类,同时避免出现不可控的繁衍和危害。而且经过这次事件,国际上对于生物载具的研发和监管也更加严格了。”
李明感慨道:“看来科技的发展真是一把双刃剑,必须谨慎对待啊。”
邓凯赞同地说:“是啊,不过只要合理利用,还是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好处。就像‘小灰人’,未来在很多领域都可能大显身手。”
李明微微仰头笑了笑,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说道:“确实啊,这种不用依靠进食来获取能量的生物。想象一下,它们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自如行动,不受食物资源的限制,那将会大大提高探索和开发的效率。我现在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亲眼看看‘小灰人’的成品究竟能有多么出色了。”
邓凯回应道:“应该用不了多久你就能见到了。‘小灰人’的生产周期是两个月,等成品出来,我第一时间送你一只。”
李明兴奋地点点头:“那太好了!期待着你的好消息。”
两人又谈论了一些月球和荧惑星开发的的进度,才束了这次充满希望和憧憬的对话,各自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
在天道中枢实验室中,一个造型奇异的智能替身正悠然自得、不紧不慢地观察着全息投影上那一幅幅形态扭曲的蛋白质图像。
它那闪烁着幽蓝光芒的电子眼,精准而专注地捕捉着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实验室里,微弱的光线从玻璃门外渗透出来,映照在它金属质感的身躯上,反射出冷冽的光泽。周围的仪器设备不时发出轻微的嘀嘀声,仿佛在诉说着实验的紧张与神秘。
智能替身伸出一只修长的管线手臂,轻轻滑动着虚拟控制面板,将3D图像不断放大、旋转,试图从各个角度剖析这些蛋白质的结构奥秘。它的动作流畅而优雅,仿佛一位正在创作中的艺术家。
突然,“嗞”的一声开门声打破了实验室的寂静,随后邓凯迅速打开灯光,说道:“宫崎先生,您如此专注地钻研,连灯都不舍得打开,真是令人钦佩啊。”
实验室里顿时亮如白昼,宫崎俊介转过头,闪了闪幽兰的电子灯,适应着突然增强的光线。他回答道:“哈哈,邓凯先生,您来了。我只是太专注于这些蛋白质图像了,没注意到灯光的问题。”
邓凯走到宫崎俊介身边,看着全息投影上的图像,问道:“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宫崎先生指了指屏幕上的一个蛋白质结构,说道:“您看,这个蛋白质的结构是不是很完美,不得不说天道的算法真的强。”
邓凯仔细观察着那个蛋白质结构,点了点头说:“嗯,这确实很有意思。不过我对这一块不是很了解,但是看起来非常复杂。”
宫崎先生赞同地说:“是的,我已经采集了相关的数据,很快就可以进行第一轮胚胎实验了。”
邓凯拍了拍宫崎先生,鼓励道:“辛苦您了,宫崎先生。天道也将在除夕夜升空,希望宫崎先生当天能稍微停下手中的研究,一起观赏这人类历史上的盛事。”
宫崎先生坚定地说:“我会尽力的,邓凯先生。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让生物载具的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邓凯凝视着全息投影上的画面,那些复杂而深奥的图像让他感到有些茫然。随后,他缓缓说道:“宫崎先生,如果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数据支持,您可以找江振北。他在模拟宇宙领域拥有着极为宝贵的经验,能够为您提供有力的帮助。通过模拟实验和数据分析,这样能够更好地加大研发的成功率。”
说完,宫崎先生又投入到了工作中,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专注和决心。邓凯则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宫崎先生的操作,心中充满了期待。
深邃的宇宙中,一颗璀璨的星球孤独地旋转着,它那巨大的身躯上缠绕着绚丽的旋涡和条纹,宛如一幅神秘的画卷,那便是岁星。
在岁星的轨道,一艘模拟宇宙飞船静静地漂浮着。飞船内,宫崎俊介和江振北正紧张地进行着一场模拟宇宙实验。
“江先生,这次实验至关重要,我们必须确保小灰人在岁星这样的气态行星环境中能够正常生存。”宫崎俊介严肃地说道。
江振北点了点头,目光专注地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我明白,宫崎先生。根据之前的测试,小灰人能承受的重力范围应该足以应对岁星的强大重力。”
此时,实验舱内的小灰人模型被放置在模拟岁星环境的装置中。装置内,压力和温度被调整到与岁星相似的条件,同时充满了氢气。
宫崎俊介看着小灰人模型,担忧地说:“关键是它对氢气的耐受程度。岁星上的氢气含量极高,如果小灰人无法适应,那么我们的计划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江振北一边操作着仪器,一边回答道:“您已经对小灰人的身体结构进行了改进,增强了它对氢气的耐受性。但具体效果还需要通过这次实验来验证。”
随着实验的进行,数据不断地传回。江振北仔细分析着每一个数据,脸上逐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宫崎先生,看起来情况比我们预期的要好。小灰人在目前的模拟环境中表现稳定,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
宫崎俊介松了一口气:“太好了。这意味着小灰人在气态行星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江振北继续说道:“不过,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测试和改进,以确保小灰人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完全适应岁星的环境。”
宫崎俊介赞同地说:“没错,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这次实验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要为接下来的实验做好充分的准备。”
他们把小灰人放到岁星的大气层内,只见小灰人如同一颗微小的流星,迅速朝着木星那厚重的大气层坠落。在进入大气层的瞬间,周围的气体因为摩擦而发出炽热的光芒,小灰人的身体表面似乎笼罩着一层朦胧的光晕。
江振北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不错呀,这套自适应的生物等离子力场,着实有效地抵消了大气层摩擦所产生的热能,以及岁星狂暴的雷电侵袭。”
宫崎俊介看着屏幕上的数据,满意地说:“这是我们团队努力的成果。不过,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需要继续观察小灰人的各项指标。”
此时,小灰人在木星大气层中继续深入,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加恶劣。突然,一道强烈的闪电划过,照亮了整个区域。小灰人周围的生物等离子力场瞬间亮起,将闪电的能量分散吸收,保护了自身的安全。
江振北紧紧地盯着屏幕,目光中透露出一丝紧张,说道:“刚才那道闪电的能量极其强大,若是没有生物等离子力场的保护,小灰人恐怕会遭受严重的损害。”他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显然对刚才的惊险一幕还心有余悸。
宫崎俊介用力地点点头,神色凝重地说:“不过,正如你所说,再往里面深入,温度和压力会变得更高,我们必须做好更充分的准备。”他的眉头紧皱,陷入了沉思。
江振北思索片刻后,说道:“我觉得是不是可以适当给它设计一个滑翔翼?或者是生物气动系统,这样能让它在岁星低密度的大气层中更加自如地游动。”他一边说,一边在屏幕上比划着,展示着自已的想法。
宫崎俊介表示同意,他摸着下巴,缓缓说道:“这个提议确实不错。滑翔结构相对脆弱,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可能不太适用。设计一个气动系统是个更好的选择,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小灰人的机动性,还能有效利用大气来提供营养。”
江振北瞪大眼睛,眼中闪过一丝钦佩,说道:“宫崎先生,您真是个鬼才,这点能量利用都不放过……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赞叹。
接下来,他们开始详细讨论气动系统的设计方案。宫崎俊介在屏幕上绘制出初步的设计图,江振北则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