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马库斯·尤里·海力特,是伊万的十二长老之一。因为鬼智轩脱离了我们的掌控,他的所作所为对蓝星的各国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就在几天前,我们将他囚禁起来,只盼望着各国能够网开一面,允许智联国加入创世计划。……”
全世界人都看着这位上百岁的老人宣讲着:“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并未如我们所期望的那般顺利。我们心急如焚,不断地通过各种渠道向外界传达我们的诚意和决心。”
海力特那看似上百岁的身躯,看起来依然精气十足,他深知这是一场关乎智联国未来的关键博弈。他的目光坚定而执着,声音也因激动而略微嘶哑:“我们愿意为过去的失误承担责任,也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只为求得一个让智联国融入创世计划的机会。”
可国际社会的质疑声此起彼伏,有人认为这不过是我们的权宜之计,有人担忧智联国的加入会打破现有的平衡。海力特不得不一次次地出面解释,一次次地做出承诺。
此时,一名众人非常熟悉的面孔走向前,他正是One AI的创始人——杰西·奥特曼,也是十二长老中长相较为年轻的面孔。
他微笑地说道:“相信大家对我的长相一定非常熟悉,我也启明者的一员。十几年前,我和南鱿撒的马克首领一起创建了One AI,这是人类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第一次突破。”
这一消息让观看直播的人们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这怎么可能?”“简直令人匪夷所思!”质疑与惊叹交织在一起。
然而,杰西·奥特曼却镇定自若,他继续说道:“曾经因为考虑到类人智能的安全问题和与马克观念不和,辞去了One AI总裁的身份。”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但让我意外的是,华夏在多年后,他们做到了让人类以数字意识的方式去监管AI。在我看来,这件事只有华夏能做到……因为他们真的太热爱和平了。”
此时,远在南鱿撒的马克笑了笑说道:“我着实未曾想到,你居然还是启明者。合作了这么多年,你的履历着实令我捉摸不透……”
马克的目光中透露出复杂的情绪,既有疑惑,又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钦佩。他继续说道:“这些年,你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我原以为自已足够了解你,现在看来,是我想简单了……”
此时,又一位熟悉的面孔现身,他昂首挺胸,神色严肃地说道:“我叫爱德华·林·斯特林,相信大家对百年前的那场重大变革都不陌生,那个以钢铁工业著称的大国,承载着工人与农民崛起的希望与力量。”
他用双手扯了扯衣领继续说道:“启明者在蓝星的每个时代,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让整个人类文明历史进程得以推进。当然每个国家都有,也包括华夏。”
此时,华夏的网友们议论之声瞬间如沸水般翻腾起来,大家众说纷纭,纷纷进行猜测。
网友 A:“秦始皇不会真的还活着吧……”
网友 B 立刻反驳道:“怎么可能!这也太离谱了,我倒觉得是某位古代的能工巧匠穿越到了现代,带来了先进的技术。”
网友 C 也加入了讨论:“说不定是一位不为人知的文人墨客,用他的智慧影响着当今的文化发展。”
爱德华继续说道:“他是带领我们走出万年前大洪水阴霾的第一人,他的能力更为强大,只要和他接触过的人,就能获得他所传授的知识。不需要语言表达,他自身就能传递出很强的能量。”
此时,坐在办公室的邓凯,听到这个消息,瞬间打了个激灵,他久久未能缓过神来。他努力思索着,似乎在某个时刻,自已曾经被一位高人指点过,但此刻却仿佛失忆了一般,什么也想不起来。
邓凯眉头紧锁,不停地揉着太阳穴,试图从那混沌的记忆深处挖掘出一丝线索。突然,一个模糊的身影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他刚想要抓住,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邓凯呢喃道:“我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他的指点。到底是谁来着?明明几年前还和他通过话。那位老朋友……”记忆犹如泥潭般忽隐忽现,但邓凯始终未能想起对方的名字和模样。
之后启明者还讲述了关于核爆的危害,当核爆发生时能量会穿透维度,直接对时空进行纵向打击。
启明者严肃地说道:“时间和空间并不存在,但过去和未来是同时存在的。只要核爆发生,这股毁灭能量就会穿透维度,对绝对空间坐标造成打击。那些在蓝星上偶尔发生的莫名爆炸,正是核爆后的维度穿透。”
此消息一经传出,蓝星的人们彻底无法淡定了。“难道我的一生真的是命中注定的吗?我究竟该怎么办?”
一时间,恐慌和迷茫的情绪在人群中迅速蔓延。有人开始抱怨命运的不公,有人则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启明者继续说道:“大家先不要惊慌,虽然过去和未来同时存在,但是每个过去和未来又会走向不同的结局。也就是说,核爆的能力只会向着过去的维度穿透。只要在未来人类不去使用核武器,那么当前这个蓝星就不会被莫名的爆炸所打击。”
启明者还指出,星球看似在围绕着主序星公转,然而在高维度的空间中,它们永远只会滞留在原地自转。这一说法像极了某些游戏,当角色和道具需要被调用时,才会产生实际的作用。
这一观点引发了人们更加深入的思考。有人发送弹幕质疑道:“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所认知的宇宙运行规律岂不是一场虚幻?”
启明者回应道:“并非虚幻,只是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往往只是表象,而真正的本质隐藏在我们尚未触及的维度之中。”
此时,一位科学家说道:“那按照您的说法,我们是否有可能突破这种限制,去探索更高维度的真相?”
启明者微微点头,说道:“一切皆有可能,但这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和智慧的汇聚。”
启明者的身影逐渐变得朦胧不清,但似乎人们对此并未予以过多关注。只是静静地聆听着他们所传授的知识:“你们可曾质疑过,在躲避灾难之际,人类为何会比动物的反应更为迟缓?你们可曾心生好奇,为何唯有陆地之上遍布植物,而辽阔的海洋之中却难觅其踪?”
这些问题犹如尖锐的芒刺,深深地刺痛着每一位科学家的心灵。他们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仿佛置身于一片迷雾之中,急切地想要寻找到那一丝曙光。
实验室里的灯光显得有些昏暗,仪器的运转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科学家们眉头紧锁,目光中透露出执着与坚定。他们开始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无数次的实验,试图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找到答案。
启明者神色淡然地说道:“你们不妨将动物视作造物主的眼睛,每当这个星球的主人意欲改造星球之时,便会向动物们传递信息。然而,人类是富有智慧的族群,倘若让人类获取这个能力,历史发展会停滞。”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皆面露惊色,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一位科学家忍不住站出来问道:“那这是否意味着人类的智慧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为了一种束缚?”
启明者微微摇头,目光深邃:“并非束缚,而是一种平衡。人类凭借智慧创造了璀璨的文明,但也正因如此,容易忽视来自自然的警示。而动物凭借本能接收造物主的信息,得以在危机中迅速做出反应,这是自然的巧妙安排。”
众人陷入了沉思,启明者继续说道:“若人类拥有了如同动物般接收造物主信息的能力,那么将会过度依赖造物主,而到那时你们又和动物有何差异?因为一切都变得太过直接和明确,不再需要思考和摸索。”
科学家们似乎理解了造物主的用意,大家都非常认可这个说法,人类是拥有智慧的,从而也会失去一些灵性。
随后大家再次提出相同的问题:“为什么造物主不去发展一个听话的文明呢?”
启明者再次耐心地解答:“你们都是造物主的孩子,祂不希望自已的孩子一成不变,祂希望能看人类的多样性。总有一天,你们也会和祂一样,体验创世的点点滴滴。”启明者话音刚落,科学家们的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一位资深的科学家若有所思地说道:“如此说来,造物主给予我们自由发展的空间,是对我们的一种信任和期待。”
启明者微微颔首,说道:“正是如此。但这自由并非无拘无束,而是在一定的规则和框架内,让你们发挥智慧和创造力。”
一位植物学家问道:“讲了这么多,那些高大耸立的植物和低矮的灌木究竟是什么呢?”
启明者的形象再度变得透明起来,祂闪动着熠熠发光的眼睛说道:“植物乃是陆地生物的食粮,更是造物主的意识突触。吃下植物的恩赐,便能获取造物主的智慧。”
植物学家皱起眉头,疑惑地追问:“那不同种类的植物所蕴含的智慧是否有所不同?”
启明者轻轻点头,声音缥缈:“万物皆有其独特之处,植物亦不例外。高耸的植物许蕴含着坚韧与向上的力量,低矮的灌木可能承载着谦逊与适应的智慧。然而,这并非绝对,关键在于你们如何去领悟和感受。”
人们纷纷深表认可地点头,人类的确在饮食这一方面具备独特的消化能力,这是大多数动物所难以比拟的。
一位生物学家若有所思地说道:“或许正是这种强大的消化能力,支撑着人类不断探索丰富多样的食物来源,从而推动了文明的发展。”
部分人则你一言我一句地讨论着:“难怪每次吃完饭我都觉得很困,应该是没用的智慧太多,导致我脑子装不下了……”
“可不是嘛,我看我这肚子就是个智慧收纳箱,吃进去的东西都变成智慧屯着,可惜脑子太小,装不进去。”
“哈哈,照这么说,我这一身赘肉全是智慧的结晶啊,只是还没来得及升华到脑子里。”
“那我以后得少吃点,不然这满肚子的智慧都要溢出来了,脑子还没吸收到呢!”
“你们可别瞎说了,我看就是咱们太贪吃,跟智慧没啥关系,纯粹是吃撑了脑子供血不足!”
“对对对,咱们这哪是智慧装不下,分明是饭吃太多!”
启明者缓缓说道:“用心去观察,用意识去触摸。当你们真正与植物融为一体,便能感受到那隐藏在其中的奥秘。但切记,不可急功近利,智慧的获取需要时间和耐心。”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再次有人问道:“请问造物主是如何让植物出现,并且它们成长的?还有还有,进化论是真的吗?”
此时,启明者似乎变得完全透明,只能看到浓厚的云雾,和启明者的声音:“当你们亲身经历,就会知晓其中的奥秘。去开拓吧,让祂的智慧传承下去……”
说完,启明者的声音也随之变得空灵,直至连云雾也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中,只留下科学家们沉浸在这深奥的启示之中,久久无法自拔。
然而,完成文明引导使命的启明者在一夜之间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更奇怪的是,全世界的人似乎都像被记忆抹除了一样,那场全球直播完全不存在于大家的认知当中。
人们只是照常醒来,并未感觉生活有何不同,但记忆中仿佛多了一些自已以往不曾了解的新知识。
一位上班族体验者在挤地铁时,脑海中突然闪过关于植物能量利用的奇妙想法,让他在工作中提出了创新的方案。
一个孩子在玩耍时,不自觉地说出了关于宇宙构成的独特见解,令身边的大人惊讶不已。
很多人都在醒来后发生了诸多改变,他们甚至笃定那是在学校尚存在的那个年代就已然学会的知识,然而,当他们满怀期待地去翻阅资料时,却并未找到与之相关的任何记载。
也许,这就是启明者留下的无形遗产,在人们尚未察觉之时,已深深地融入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之中,等待着在未来的某一天,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
曾几何时,我们又何尝未曾置身于一场启明者的公开传授之中?只是我们暂时将其忘却罢了,失去记忆或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全然不知记忆并非源自于身的思考……
那些看似平凡的瞬间,或许就是启迪灵感的关键时刻。当我们在书海畅游,偶然间读到一句触动心灵的话语;当我们在街头巷尾与陌生人的一次不经意交谈,却收获了全新的观点;当我们在静谧的夜晚仰望星空,思绪纷飞间领悟到宇宙的浩瀚与自身的渺小。
这些不都是如同启明者给予的启示吗?只是我们常常忽略了事物的存在,未曾用心去感受和领悟。
或许,真正的启明者并非来自遥远的天际,而是隐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只要我们保持敏锐的感知和开放的心态,每一个瞬间都可能成为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然而,现实中的我们总是忙碌于琐碎的事务,被功名利禄所迷惑,错过了多少能够点亮心灵的光芒。
但愿从今往后,我们能停下匆忙的脚步,用心倾听生活中的每一个启示,让那些被忽视的“启明时刻”不再擦肩而过,成为我们成长和进步的源泉。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