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中心在谢小小和罗子昂的操持下,很快走上了正轨。
众多知名学者的加入,给文化研究中心带来了很多关注度。
因此这个项目不仅获得了校方的大力支持,在社会上也开始激起不少浪花。
尤其是新建立的线上讲师团队,通过在社交媒体、直播平台等新型的传播渠道上,不断输出新颖有意义的观点,已经引发社会很多层面的热议。
有一期节目是关于讨论女性单身生育的问题,在直播现场有观众表示强烈反对,认为允许女性单身生育是社会道德败坏的象征。
“一个女的未婚生育,在我们那是丢人现眼的,不仅得不到支持,建国前还要被浸猪笼呢。”
“对,没有父亲的参与,生下的孩子就是个心理不健康的人,你们这是在给社会制造低质量伪劣产品!”
“不说别的,就单亲妈妈怎么可能一边带孩子一边赚钱养活自已?”
种种争议不断在现场扩散,眼看着反对者的动静越来越大,直播现场快维持不下去了。
当时在现场录制节目的老师,一名资深研究女性主义的教授,直接站出来,对观众们娓娓道来:
“我理解你们对新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新现象的担忧,甚至焦虑,觉得社会道德一再倒退。可是,你们想过一个健康的家庭理应是什么样的么?”
“健康稳定的家庭,是夫妻双方共同承担育儿的责任,而非交由一方来承担。”
“都知道女性生育成本高,那么为什么有些女性宁愿选择自已承担这些成本,主动选择单身生育?是否就已经说明这个群体已经开始用脚在投票了?”
\"女性单身生育是她们的权利和自由,她们不想为了结婚而妥协自已的人生,也不想放弃当母亲的机会。这一点大家需要理解。在一个现代文明的社会里,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而不是用僵化的标准来评判个人的生活方式。\"
“一个丧偶式育儿的家庭,和单亲家庭,他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教授最后一句反问掷地有声,现场的观众们都陷入了沉思。
不出所料,这期节目精彩的辩论迅速登上了社交媒体的热搜,人们各持观点,传统的,现代的,后现代的,不一而足。
而看完整个节目的谢小小,也有所触动。
身为孕妇的她,本就对这种议题很敏感,特别还要面临着工作狂丈夫,她开始思考,如果一个丈夫无法承担起共同的家庭责任,那么他又有什么资格当孩子的父亲呢?只是贡献了DNA么?这就天然以及顺理成章成为父亲了?
而罗子昂则看出来这期节目背后暗潮汹涌的文化冲突,一种来自现代社会,一种来自传统社会,两种观念的交锋,他精准地预测到,这种交锋意味着社会即将转型,一场大众文化的洗礼即将来临。
谢小小对这个观点倍感认同,在她的建议下,文化中心增加了针对这场辩论相关的研究路径,如女性主义、性别研究等等。
对于文学院出身的他们,熟练地掌握文本三层解读,从文字、文学到文化研究,从过去、现在乃至未来,这种思维不断指引着这个项目的前进道路。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