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见到崔泰刚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王鑫也没再废话,直接开始了关于崔泰的背景调查,从出生到现在,从学业到职业,甚至崔泰的父母妻儿都做了详细的调查。崔泰的前半生似乎可以说平淡无奇,就跟普通的学术研究人员一样,学业优异,参加工作,娶妻生子,按部就班的完成各项科研任务,职位也随着资历的增加,按部就班的提升。
而四十岁之后的人生轨迹中一直绕不开学术泰斗黎明学。当时他们两人在同一个科研院所,黎明学年纪还小崔泰几岁,算是后辈,但当时黎明学的学术成就已初露锋芒。自从黎明学调入科研院所起,两人在学术方向上的分歧就逐渐显现。起初还算是正常的学术讨论,但随着讨论的增多,特别是各项研究事实证明了黎明学的方向是正确的,学术讨论逐渐变成了研究方向上的分歧,更隐隐有着向个人矛盾的方向发展。当然,作为当事人,黎明学更多的是关注在研究上,根本没当回事,而崔泰也绝口不提他的出发点以变成了为了反对而反对,仅承认是学术讨论。
在多次分歧讨论中,黎明学一直是学科带头人,崔泰也一直被黎明学压一头,而这种争论确实也推动了两人向着更深层的学术研究,华夏原本在生命科学研究上原本是在世界中是处于落后状态,或许是得益于两人的争论,华夏的生命科学研究突飞猛进。作为参与其中研究的人员都清楚,这种突飞猛进更多的是黎明学带来的,但因为崔泰的各种分歧意见,给人一种崔泰是黎明学的学术成就催化剂的感觉,而实际上恰恰相反。
原本这种争论像是要无休止的继续下去,而天妒英才,几年前,正值盛年的黎明学在外出调研的时候突发意外,不幸去世。崔泰也一反常态,逐步发表认可黎明学的相关研究方向的文章,并开始像学术泰斗一样,提拔培养年轻后辈。随着这些年的经营,随着年龄的增长,崔泰的影响力和地位几乎也走到了尽头,原本他也是打算在人生最高光的时刻,光荣退休。但,他遇到了李云逸,更遇到了不按常理出牌的刘毅,给他安排了副组长的位置,并且还是协助的角色。且不说面子问题,只说让他一个“学术泰斗”听一个刚参加完大学毕业考试的新人指挥,他心底几乎要熄灭的火苗又被勾了起来。
相关情况王鑫跟李云逸及时做了汇报,针对崔泰的情况,想要破局还是比较简单的,可以申请行政调令让崔泰调离原来岗位;也可以通过手段在其研究院内部逐步架空崔泰对研究进度的掌控;甚至可以通过崔泰及其家人的一些违规操作来要挟崔泰。但,李云逸通盘考虑后,这些办法全都放弃了,而是直接约了崔泰见面。
京都郊外一个比较偏僻的会所,其中一个比较宽敞的庭院式单独小院,院中一棵桃树开满桃花,春风拂面,满园花香。李云逸和崔泰面朝桃树坐在廊下,两人中间隔着一个小茶几,茶几上两杯新茶分别放在两人手边。
“小李啊,没想到你们军人也懂得诗情画意,这地方选的好。”简单寒暄后,崔泰说道;
“崔老喜欢就好,我不过是附庸风雅。”李云逸微笑道;
“军人铁血,你别拿这话逗我老头子,有什么事就直接说吧。”
“那小子就开门见山了,不知崔老这一个月的研究进度如何了?”
“一切都在正常进行中,结果嘛,似乎有些眉目了。”
“有眉目就好,看来是我多于担心了,最近我看相关数据,发现生命科学院的天机一号的使用特别频繁,还都是重复的实验反复进行,我还以为崔老遇到了什么难题。”
“实验嘛,总是需要反复验证,这也是为结果负责。不对,小李,李组长,刘毅是答应给了使用权的,要怎么使用,也需要你亲自过问?”
“崔老先别生气,我也是好心,作为组长,我也要对整体负责。”李云逸喝了口茶,似乎并不在意崔泰的脸色,继续说道:“前些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就时常关注崔老和黎明学院士的论战,我对崔老的能力还是有信心的。”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不提也罢。”
“怎么能不提呢,当时,崔老的风采可是让无数学子叹服,也成就了我国的生命科学事业,也给崔老带来了今天的成就。”
“李组长,今天到底是来谈什么的?”崔泰听的出来这些话不是恭维他,而是在说黎明学。
“崔老别急,怎么着,也不能辜负了这么美的景色。”李云逸仍旧不紧不慢的说道:“就看那颗桃树,满树桃花,崔老是研究生命科学的,猜猜能结多少果子?”
“小李,你这样,就别怪我倚老卖老。”崔泰起身就要走;
“我猜结不出一个果子,这院内无风无虫,谁会来给这些花授粉?”李云逸也站起身,面向崔泰道:“崔老,难道想像这些花一样,季节过后就凋落,而没有任何果实留下?”
“你什么意思?”崔泰扭头正色道,他现在是真的愤怒了。
“崔老,小子今天约您出来,是想把有些事讲明白,您先坐下,”李云逸做了个请的手势,继续说到:“天机二号研发的重要性我不必多说,崔老也明白。而我要说的是,其实刚已经说了,既然崔老不明白,我就再说一遍。第一、天机一号是国家核心机密,谁使用了它,怎么用的它自然也在系统的监控范围内,并且它也不是任何人可以轻易破解的。第二、崔老能有今日的成就离不开黎明学院士,但,小子我不是黎院士。这第三嘛、我们都如这课树上的一朵花,谁能结果并不是谁开花的先后来决定的,而是这环境决定的。但,即使这一季结不了果,我们化作春泥,让这课树更茁壮的成长,等长过了围墙,相信总会有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崔泰虽然学术能力上比不过黎明学,虽然得到成就地位的手段不那么光彩,但,他不是笨人也不糊涂,更不是心思狡诈之人,要不然他也不可能稳坐生命科学院这么多年。李云逸的一番话不仅点到了他的错处,没有去向上级反映,更也给他指明了一个方向。若是十年前,这些话不会对他有丝毫触动,甚至会把这些话当做是羞辱,当做是战书,但,他现在确实是老了,岁月不饶人。他虽然仍有好胜之心,但身体和思维确实跟不上年轻人。他现在甚至有点佩服起眼前这个年轻人,能在这个年纪有这样的眼光和心性。
“看来,我确实是老了,这一个月的研究也搞得我心力交瘁,后续我会推荐几位年轻人来跟进这项研究,我就退居二线。”崔泰无力的摇了摇头,似乎有些无奈更有些颓然;
“崔老您误会了,您是刘毅首长点的将,怎么能退居二线呢,让年轻人出力可以,但中间还需要您来把关。”李云逸谦然道;
“小子,别拿刘毅压我,你的意思我知道,就给你这个面子,副组长我可以继续担着,但是具体工作我就交给其他人,就不实时跟进了。”崔泰瞪了李云逸一眼,头也不回的走了;
“崔老慢走,我送送您”李云逸笑着跟了上去;
送走了崔泰,王鑫从旁边的房间出来,问道:“老大,谈成了?怎么对他这么客气?”
“谈成了,以后崔泰不会再添乱了。”李云逸道:“客气嘛,是应该的,毕竟咱们都算是小辈,再说,他也没什么大错,这个年纪还要听咱们的指挥,心中有点气是可以理解的,没必要把关系搞僵,你总不想以后跟他的徒子徒孙打擂台吧?”
“还是老大思虑长远,那我还回去继续盯着吗?”
“你肯定还要回去,他会要把研究工作交给其他人具体负责,研究思路刚我没跟他谈,你过去跟他说一下,后续研究要以研究生物的运动机理为主,而前期要做的仍然是现有数据的整理汇总,录入系统。当然,数据把关的事需要他亲自盯着的,他不会推脱。”
虽然专业不同,但经过李云逸让他们两个月的恶补相关知识,王鑫目前还是能明白研究方向,传达指令还不成问题。至于耽误的时间,李云逸也不着急,原本的计划就是在分子研究的基础上再展开生物学方向的研究。
生命科学院的研究工作终于步入正轨,在李云逸和崔泰谈过之后,崔泰就安排了薛成对接相关研究工作,薛成也是院士,最初是跟在黎明学身边做科研,在黎明学因意外去世之后,他基本上继承了黎明学的衣钵,继续黎明学生前未完成的研究。但他为人处世却更低调,在没有出成果之前,几乎很少见他对什么事情发表评论,即使是正常的学术交流,他也更多的是听,而不发表意见。崔泰也没有因为他跟过黎明学对他有任何成见和排挤,反而十分赏识。用崔泰的话说,他是一个很纯粹的科研人员,日常生活之外就剩下埋头科研。更难得的是,薛成的学术成就并没有因为他的沉默而减少,要不然也不会成为院士。
由薛成接手天机二号的主要研发工作,崔泰在后面做支撑和把关,这样的安排刘毅得知后非常满意。他当初故意安排崔泰当副组长,也是对李云逸的考验,要看他如何处理崔泰的问题,能这样悄无声息让崔泰让步,还选拔最合适的人员对接研究工作,可以说已经超出了刘毅的预期,对李云逸也越来越欣赏。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